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铁骨 > 铁骨目录 > 铁骨 作品资料 第一五六八章 惊人的宝藏(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铁骨 铁骨 作品资料 第一五六八章 惊人的宝藏(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金边到西贡,金边到万象、琅勃拉邦和安心城的铁路,将整个南华构成一个大的铁路环形体系。

    “等构筑国家铁路交通网络后,我们还要修通县与县之间,市与市之间的铁路,这样以后南华各地的物资,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地,减少物流成本,极大地刺激商业的发展。

    “正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此前我特意在西欧各国招收了铁路方面的专业人才,购买了大量施工器械,准备组建铁路工程公司......对了,小毅,你是不是和蒋委员长达成了秘密移民迁移协定?”

    安毅知道欧氏集团的情报系统,和总参情报部门是挂钩的,欧耀庭知道这些也不奇怪,当即回答:

    “是的,现在两湖及江浙等地土地兼并情况异常严重,可是由于牵涉到许多国民党元老,根本无法制止兼并潮。大公子蒋经国在江西搞土地改革,触及了大地主的利益,结果国民党内部口诛笔伐,群起征讨,差点儿下不来台,蒋委员长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想出这个点子,把乡村里的失地农民全部迁移到南华,以通过减少失地人员,减少劳动力的方式,来刺激地主把许多无法耕种的土地,卖给国家,再由国家来调剂分配,这一招就叫做釜底抽薪。现在南华的发展急需劳力,而且我们需要引进华人来改善南华的人口比例,未来蒙古和中亚也需要大量华人去补充,所以就秘密签订了相关协议。”

    欧楚儿一边听自己的父亲和丈夫谈话,一边给他们身前的茶盏里斟满茶,茶香溢出,顿时把书房填充得满满的。

    欧耀庭深深地嗅了一口,清香充斥胸臆,只觉神清气爽。他转过头,看向钧瓷茶壶,笑着问道:

    “楚儿,这是什么茶?茶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是不是特意从杭州买来的西湖龙井啊?”

    “爸,这茶是上个月清明前三天从红河省太原市河江和宣光两县的茶园里采摘的,由炒茶大师炒制加工,我请小毅哥品尝时他就说很像西湖龙井,没想到爸也会猜错。”欧楚儿眼睛笑眯成一条缝,转头向冯洁云道:“怎么样,你输了吧?”

    “我以为爸爸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品尝的名茶不知多少,肯定不会在这上面栽跟头,没想到我会猜错!”冯洁云笑着摇摇头:“姐姐,看来你的眼光不错,这茶品质这么好,肯定可以卖出大价钱。这下既可以解决茶农的生计问题,我们也有了优质茶叶的茶源,估计这一行可以做大做强,做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

    看到欧耀庭有些迷惑的眼光,冯洁云解释道:“姐姐到太原组建央行太原分行时,觉得那里的茶叶很好喝,经过打听才知道,太原周边市县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但产出的茶叶由于没有进行包装和推广,售价很低,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但由于各县都是山地,无法种植粮食作物,只能勉强维持下去,许多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家人只有一身出门的衣服,让人看了心酸。楚儿姐立即指示集团下属,与当地的茶农一一签订收购合同,可以先支付一笔订金,以后周边各县的茶叶,集团将以高出市价百分之五十进行收购,由我们建设的茶厂统一进行炒制,分成不同的级别向外销售。现在看来,这个茶有这么好的品质,卖个好价钱不在话下。”

    欧耀庭抚着没有胡须的下颌,老怀大慰,自己的女儿果然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就连出趟差都能从中发现商机,这份眼光确实让人值得骄傲啊!

    安毅也赞道:“爸,楚儿确实很能干,她负责的商业和金融那一块,几乎从来没让我操心过。现在科技稳步进步,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军工厂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军队能够呈爆炸式的扩张,楚儿功不可没啊!”

    欧楚儿俏脸绯红,含情脉脉地看了安毅一眼,低下头没有说话。

    欧耀庭看到女儿小儿女的娇憨,无比开心,能有什么比独生女儿嫁了个好老公更好呢?选中安毅做女婿,或许是这辈子自己最骄傲的事情吧!欧耀庭老神在在地抿了口茶,看向安毅:“从国内迁移来的人,你不会都分田到户,全部安排下去当农民了吧?”

    安毅淡淡一笑:“哪儿能呢!我们对迁移人口是这样安排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没有壮劳力,又或者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的才授予田地。土地改革后农村劳动强度不高,除了农忙那几天外,其他时间可以休息调整,让这样的人家可以慢慢恢复元气。若是家中孤儿寡母没个主事的,则会被安排到集体农场,担任农业工人,由国家根据表现开工资,从根本上保证其生存问题。

    “剩下家中有青壮年劳力的,则全部进城当居民。整个南华,从北到南,有近两百万人服务于城市建设,不说别的,就说那高标准的下水道工程,就全部是靠人力堆砌而成。此外,各地的矿山、发电厂、钢铁厂、机械厂、拖拉机厂等等工厂企业,加上铁路、公路所需的建设工人,人员多达三百万人。这加起来五百万人可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以一个家庭一夫一妻两个子女外加父母六口人计算,一口气解决了近一千五百万人的生计问题。以后有新的移民迁入,也会按照这样的方
>>>点击查看《铁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