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巨浪 > 巨浪目录 > 正文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十八章 怒海追踪(第二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巨浪 正文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十八章 怒海追踪(第二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为美军作战舰队已经去了古巴的圣地亚哥,所以在安T|的时候,四支特混编队都派出了六艘大型巡洋舰与四艘巡洋舰,没有让续航力较弱的驱逐舰参加侦察行动,而主力战队也都没有散开。

    四十艘战舰组成了二道搜索侦察线。

    冲在前面的是二十四艘大型巡洋舰,毕竟“蛇”级与“鲨鱼”级(里面还有一艘“鹰”级)的续航力,以及搜索能力都比通用巡洋舰强得多,且这些大型巡洋舰在破交舰队里也是主要侦察力量,官兵都的经验都非常丰富。

    十六艘通用巡洋舰组成了第二道搜索侦察线,负责填补漏洞。

    虽然侦察命令是由杨定方下达的,但是据杨定方后来回忆说,侦察工作的具体细节都是由秦孝东在负责。

    甚至到后期的战术作战阶段,秦孝东发挥的作用都在杨定方之上。毕竟秦孝东作为帝国海军在整个大战期间的“双料头号王牌”(头号破交舰舰长,头号破交舰队指挥官),其实战经验,以及指挥能力在破交舰队中都是无人能及的。在谢伦等一批优秀的破交舰队指挥官“改行”担任了远洋作战司令官之后,秦孝东在破交作战方面的才能更是没有人能够望其项背。不说别的,就连帝国海军在整个大战期间的二号破交舰队指挥官莫怀成都公开承认,论才能,他远不及秦孝东。

    只是,留给杨定方与秦孝东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

    侦察舰是在二十五日夜间脱离编队的,而按照之前的估算,即便美军船队遇到了恶劣海况,平均航行速度只能达到二十节(在北大西洋上,如果不巧遇上了风暴,快速商船能以二十节的速度前进就算不错的了),也会在二十六日上午通过大浅滩,进入北大西洋的辽阔海域。

    按照以往的破交战例来看,要想成功截击美军船队,就应该在其进入辽阔海域之前下手,不然船队在遭到袭击之后肯定会自动解散,落在后面的船只必然会返回美国,而在前面的船只也会分头突围。更重要的是,如果战场所在海域的海况不太理想,追击的难度将增加很多,即便有再多的破交战舰也难以干掉全部商船。因此,必须尽量在大浅滩附近将美军船队拦截下来,使其无法借助辽阔的海域逃之夭夭。

    如此一来,必须在天亮之前找到美军船队!

    侦察舰出发之后,四支特混编队也迅速散开。

    按照白佑彬制订地计划。战斗打响之后。将由“安徽”号特混编队在前面阻击。“黑龙江”号与“江西”号特混编队从两翼夹击。防止美军船只逃跑。而“云南”号特混编队则要趁机机动到美军船队地西面。截断其归路。

    计划很简单。没有任何复杂可言。

    问题是。要完成这个计划。难度并不是很小。

    当时。四支特混编队地巡航速度都是二十四节。“安徽”号、“黑龙江”号与“江西”号地任务还比较容易完成。而“云南”号要向南机动。且需要在战斗爆发地时候出现在美军地西面。就需要将航速提高到三十节。而三十节是“云南”号战列舰地最快速度了。如果遇上不太理想地天气状况。这艘战列舰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三十节地航行速度。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入夜之后。海面上地风浪就大了起来。

    因为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在大浅滩海域交汇。所以该海域地海况常年都非常恶劣。在风帆时代。大浅滩更是有“魔鬼海”地别称。几乎所有船只都要绕行。即便进入了蒸汽时代。除非必须。不然没有任何船只想进入这一海域。

    恶劣的海况不但影响了舰船的航行速度,还影响到了侦察与搜索工作。

    当风速超过四十五节,浪高超过四点五米的时候,除了战列舰之外,所有战舰上的雷达都要关机,并且将天线固定住,不然很容易损坏。而在大浅滩海域,风速超过五十节都是常事,浪高更是常年在三米以上,超过四点五米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没有雷达,仅凭肉眼,即便出动再多的侦察舰,也很难在茫茫大海上,特别是在夜间发现敌人。不用怀疑,美军的舰船肯定会进行灯火管制,绝不会主动暴露行踪。即便夜空晴朗,一艘战舰上的了望员也最多只能看到十海里内的舰船。

    毫无疑问,侦察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决定此次拦截行动的成败。

    到十点左右,“黄岩岛”号巡洋舰也进入了风暴海域。从拍打到战舰露天甲板上的海浪来看,风暴正在加剧。

    此时,白佑彬也体会到了破交作战的艰难。

    很难想像,那些常年在北方航线

    破交任务的战舰上的官兵是怎么过来的。至少,白TT)+人提起过。他以往都是从秦孝东与谢昶伦那里了解到破交作战的细节。而相对于北大西洋,太平洋简直就是“天堂”,特别是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气候好得让人难以想像。而谢昶伦以往也主要在北大西洋中部航线上执行破交任务,很少到北部航线上去,对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

    可以说,在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任务,不但要战胜敌人,还要战胜恶劣的气候。

    
>>>点击查看《巨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