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明文魁 > 大明文魁目录 > 章节目录 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文魁 章节目录 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天子雷霆之怒,岂是了得。何况这一次还是御史们理亏。弹劾林延潮,是马玉一手鼓动的,打伤付知远,是马玉一手策划的。仅仅是打伤付知远这一罪名,就足以令官们愤慨的,一名太监居然敢让人开枪打伤官,简直反了天的。所以马玉此举等于站到了所有臣的对立面。加上百姓上万民书弹劾马玉,这么大的事,御史们能说百姓是睁眼瞎吗?御史们此举等于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他们自诩为民请命,但是他们请命到哪里去了?面子里子都丢了,这一次弹劾林延潮,他们可谓是全盘皆输。他们心底恨啊,不应该押注错误,他有是的李子华,辜明已的同党,有的则是意在弹劾申时行,没料到这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十几名言官瑟瑟发抖。“臣有罪!”这时一名言官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双手将弹劾奏章托在自己的头上,自己的乌纱帽上,头深深地埋在膝间。其余言官也纷纷如此,他手中的奏章捧得高高,昔日他凭着手中一封奏章就能罢二品大员,但今日他们却自食其果,毁在了自己的奏疏上。这一幕可谓衣冠丧气,当初弹劾张居正时,言官是如何了得,一个个牛气冲天,连六部尚书,封疆大吏都不放在眼底。高启愚案,虽小有挫折,但也没有今日如此悲惨。现在清正自诩,刚正不阿自诩的言官们,就这么跪伏在天子面前,如同打断脊梁骨了一般。一旁许国看向了申时行,心底对他顿生佩服之意,利用压下林延潮奏章之事,将这几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御史搞倒搞臭,这一次是翻不过身来了。天子金口圣断,给林延潮加了‘为民请命’四个字,就是为这一次淤田案,以及马玉被杀之案定了性了。一言概括,淤田贪污是没有的,而杀马玉也是为民请命。只是许国揣测,因为淤田之事,天子不降罪责罚林延潮,还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林延潮杀马玉,再如何有道理,也是不行的。天子为何连脸面也不要,却‘包庇’呢?这是令他所想不通的。天子冷笑道:“有罪当罚!来人,将他们乌纱摘掉,官服拔去,交大理寺议处!”众官员一惊,天子的处罚竟是如此之重,这一次言官们可真是要打趴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殿下已有言官悄声落泪。就在天子要将言官罢官之时,申时行却出班道:“陛下,台谏责在监督,在上谏,河南民情失察,确有疏忽之处。”“但是这一次河南官员联名上奏,也有河南巡按曾乾亨具名,可见台谏亦尽到了按察地方之职责。至于朝中列位大臣弹劾林延潮,也是尽他们的职责所在,恳请陛下宽宥。”什么?申时行竟出面给言官做保?申时行不是与言官是死敌吗?自从高启愚案后,言官对申时行的弹劾,一直都没有中止过。但许国细细往里面思考一层,就能发现申时行的高明。首辅出面力保,天子很不悦,上一次自己设立内操,然后又向户部伸手拿钱,这两件事被言官群起攻之,弄得皇帝很没有面子。这一次他借林延潮的事作章,大有报复之意。故而天子方才表现惊怒交加,怒不可遏的样子,绝对不是演技,而是相当认真的。三分是为了林延潮,七分是因为积怨在胸啊,朕已经对你们忍了很久了,以前你们让朕下不了台,今天朕把你们一个个扒了这身官皮。如此他既顺应了民心,又包庇下林延潮淤田案,然后还打击了言官,简直一举三得。但是天子不明白,内阁平日不是也被言官攻讦吗?自己给他出气呢,为什么申时行在这时还要出面保言官呢?搏取清名?官官相护?天子道:“申先生,不要替他们说话,百官失责,台谏纠之,台谏失责,朕来纠之。”天子这番话,众官员听的很耳熟。张居正在位时,就曾说过,抚按官有延误者,该部纠之,各部院有隐蔽者,科臣纠之,六科有容隐欺蔽者,内阁纠之。没错,这就是张居正在位时,大明制度体系。巡抚巡按这些疆臣,由六部监督,六部由科道监督,科道由内阁监督。至于内阁里,当然是张居正说得算。可是张居正后呢?台谏,就由天子亲自来抓,百官失责,台谏纠之,百官当然也就包括了内阁。这才是天子理想的模式。如此内阁甘愿?申时行当了几十年的官,一路被无数猛人揉搓后,方才有今天的位子,无论是官场,章都娴熟至极,他怎么会没有对策。不让言官监督内阁,他办不到,所以就天子,百官失责,言官一律纠之。天子不是想管教言官吗?不行,言官如果以后不敢弹劾皇帝了,不是尽往内阁挑刺。所以申时行道:“陛下为君以来,广开言路,台谏感知遇之恩,莫不效死陛下,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这都是天子恩典,朝廷德政之处。”“言官行事确有所不周,陛下理当罚之。若是陛下能恩容言官之过失,必成明君之范。”明君的典范,这个马屁的规矩不可为不高。一旁许国,余有丁等大臣也是出班道:“臣附议。”一旁众大臣也是心底对申时行佩服,这是什么?这是枢臣风范,不计前嫌,在天子面前力保攻讦过自己的言官,这是以德报怨。这等不一味讨好的天子,并维护官体面的首辅,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言官们也是满脸羞愧,虽知道申时行在玩套路,但这一次怎么说也是承了他的情。天子见众官员力保,就算他有意要降罪这些言官,也没办法。当下天子只能对下面跪着的言官道:“既是如此,看在申先生以及百官的面上,予你们各自罚俸一年,以后若再敢如此,定惩
>>>点击查看《大明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