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明文魁 > 大明文魁目录 > 章节目录 六百三十一章 道统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文魁 章节目录 六百三十一章 道统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林延潮第一堂课讲得是什么?众弟子不由都怀揣着期待。林延潮站在堂上目光扫过众人,先拿出一册,命一旁的徐火勃持册让每名门生都在册上画卯。众弟子见此不由生出新奇之感。林延潮对众人道:“此举名为签到,大家既拜在我门下,课业当时时察之,若讲学之时不能至,何以谈为学,这也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先生。”众弟子皆称是一一在册上画卯。而另一弟子,陶望龄则是端来一尊石磬,放在林延潮身前的讲案上。待弟子们画卯后,陶望龄,徐火勃坐在讲案侧的左右椅上,然后林延潮以锤轻敲石磬。叮一声轻响后,学功堂重归肃静。林延潮起讲道:“孟子曾有言,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孟子此言得是自己所学之统,由尧舜,汤,文王,孔子一脉相传,孔子之后,以其学统所传自任。”“后此学统之论,为朱子所承,朱子曾言周子,二程,得孔、孟不传之绪,而朱子又得二程之传。是以理学学统是孟子,周子,二程,朱子,并视学统为道统,尊理学为儒学正宗。”“而6象山言因读孟子一书中,万物皆备于我,有所领悟,并道孔子之学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他所学承之孟子,因而心学学统亦承孟子。而后众所周知,阳明先生承6象山之统,将心学扬光大。”众士子听林延潮之言,都是不明所以。林延潮不是讲事功学吗?怎么讲起理学,心学的道统来了。若是林延潮讲这个,那么理学心学的宗师,随便一个来都比林延潮讲得好几倍。但林延潮继续道:“横渠先生的横渠四句里有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言事功学承何圣贤所学?其学统上无所承接,凭空而出近乎法家,你们以为然否?”听了这句众人才明白。林延潮要的是事功学的学统,也是道统。战国时百家争鸣,除了主张向将来看的法家,其余学如孔墨老庄,儒家墨家道家都是向过去看。他们推崇先王之治,觉得战国之乱,祸害起源于人心不古,故而他们都想恢复先圣时那等淳朴民风,故而各家学,都自己继承了先圣之学,故而讲学统道统。唯独法家不法先王之治,商鞅就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所以法家提倡治道不法古,主张锐意改革,因为历史是在不断进步,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儒墨道家中,独法家不讲传承。而永嘉学派好似从南宋时凭空而出,但偏偏又自己是儒学一脉,未免令人有些不信服。加上永嘉学派主张事功,主张变法强国,思想近乎法家,所以被认为纯粹是披了儒家学的皮,行得还是法家那一套。现在林延潮事功学学统从何而起,众士子都是一脸茫然。林延潮道:“事功之学为儒学一脉,由孔子传至子贡,子夏。”林延潮此言一出,仿佛半空响起惊雷,众士子们都是一醒。众人都是心想,儒学由孔子而兴,故而推孔子为源不为过,但子贡,子夏启事功之学,我们怎么不知道。咱们虽然书读得少,但林三元你也不能乱忽悠人啊。见众人震惊之色,林延潮是丝毫不出意料:“朱子有言,子贡虽未得道统,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后。”这是朱熹夸子贡的话,子贡虽没得道统,但孔子之学他也是学的差不多了。其实不用朱熹讲,大家也知道论语里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是众弟子中最多的,子贡篇幅也是众弟子中最长的。子贡辩才还极好,连孔子也承认不如子贡,此外子贡处事还擅变通,孔子评价他为‘达’。众弟子中孔子对子贡器重,也仅次于颜回。林延潮续道:“子贡经商务实,开儒商之祖。周子告朔诸侯,诸侯受朔时要杀活羊祭祀。后鲁国君已不用告朔之礼,子贡提议将祭祀的那只活羊去掉,孔子责子贡,尔爱惜那只羊,吾却爱惜其礼。”商人重利,一贯为理学鄙视。但事功学提倡经世致用,通商惠工,反对重农抑商之策。所以子贡经商求利,不合理学,却合事功之学。至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则表现了子贡重实用不墨守旧礼,这也是事功学的精神。林延潮道:“虽子贡没有著书立学,但览其事迹,也可视为事功学之先贤。”听林延潮这么解释后,众人也算认同子贡地位。“至于子夏,孔子之后,讲学西河,教弟子三百人”子夏是孔子亲传,论语里子夏过一句话,大德不逾闲,德出入可也。就是道德上大节要守住,但节可以变通。“并授魏文王为王者师,又授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李悝李悝篡法经,商鞅挟法经入秦”听着子夏的教学经历,众人不由佩服,论教学经历,这是何等牛逼。魏文王在战国是媲美秦孝公的存在,任用儒家之田子方、段干木,法家之吴起,李悝为大臣,儒家法家大臣并立朝堂同心协力,魏国因变法而兴盛。魏文王事子夏为师,用子夏的学生田子方、段干木,吴起,李悝为变法骨干,等于就是用他的学治国了。此外子夏弟子里田子方、段干木继承儒学,禽滑厘是墨子徒,吴起合兵家法家,事迹妇孺皆知,就不多了,主要是李悝还是法家。李悝为法家鼻祖之一,开战国,也是中华变法之河,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法经。后商鞅挟法经入秦,得秦孝公重用,主导秦国变法。法家中李悝,商鞅都可谓承子夏之学。子夏学问是孔子亲传,但他之学重于儒学里的务外经世,故而有
>>>点击查看《大明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