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鉴宝秘术 > 鉴宝秘术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七一二章 木雕红楼(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鉴宝秘术 章节目录 第三七一二章 木雕红楼(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结果灾民蜂拥而至,放赈账目混乱,结果按贪污被罢了官,所以画上自题诗如是说:“罢官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板桥老人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郑板桥也画过一些《奇石图》《顽石图》《柱石图》,不过最著名的石图,是乾隆二十八年其71岁时特意为女婿画的这幅《柱石图》。

    而张天元发现的这幅图,便是这东西。

    何以见得?

    缘此画与上述一幅画可谓一双;缘其题识称:“板桥老人郑燮为泾川贤坦画并题。”

    “贤坦”即“贤婿”,典见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所述乃书圣王羲之旧事。

    其言:东晋时,太傅郗鉴择婿,至王丞相家。

    这个王丞相呢,就是王导,王羲之伯父,诸郎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逸少,王羲之字也。

    因此,由是“坦”或为“坦腹”,即“东床坦腹”。

    至于“泾川”是名,是字,或是以出生之地望指代其三个女婿中的赵氏、袁氏、李氏一者,则尚须考证。

    但此画特为其婿而画,则无疑矣。

    此画初次面世在1996年,系当时帝都翰海拍卖公司书画部经理王彦朝自某高校老教授王春富家征得,见拍于帝都翰海春拍;

    1998年再次上拍于翰海绍兴秋拍;

    2000年中贸圣佳也拍过,但都定名为“奇石图”。

    因为这画看上去并未见特异之处,无非郑燮常言:“板桥居士画石,好为大块。空勾斧劈,”“偶作细笔皴染。”看上去有一些倪云林的笔意罢了。
>>>点击查看《鉴宝秘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