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返抗日战场 > 重返抗日战场目录 > 第一卷 223 崭露头角之苏联无奈(二)(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返抗日战场 第一卷 223 崭露头角之苏联无奈(二)(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苏联临时首都鄂木斯克,正在召开人民委员会扩大会议。以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为首的人民委员会高层领导,如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兼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等高级官员。还有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格元帅,副国防委员沙波什尼科夫,以及布琼尼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等,一大批军方各军兵种的负责人,参加了扩大的人民委员会会议,专题讨论有关中国以及远东的问题。会议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兼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主持。

    斯大林元帅面无表情地坐在会议桌旁,一声不响地听着莫洛托夫向与会者,介绍目前远东的近况,以及不久前中国新政府通过中国驻苏联大使馆,送来的即将举行的中苏会谈备忘录。

    中国新政府在备忘录中声称,苏联远东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沙俄帝国主义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以军事胁迫手段从当时的清政府手中夺取的。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有废除沙俄帝国主义同邻国签订的一席列不平等条约的国际主义义务,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决心废除沙皇俄国欺压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彻底的革命精神。正是为了实现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遗愿,同时也为了帮助苏联政府和人民,粉碎倭国帝国主义的侵苏野心,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兵,全歼了倭国远东方面军,解放了远东和朝鲜地区,将倭国帝国主义势力从远东陆地彻底驱逐。这也是中国劳动党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具体行动,不仅帮助了苏联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同时也把朝鲜人民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我们希望苏联党和政府,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做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表率,对我国政府的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将永远感谢你们。

    莫洛托夫念到这里,摘下老花镜喝了一口水,扫视了众人一眼说到:”这一段虽然听着不很顺耳,但是从某种政治角度去理解,似乎还算能够勉强接受。下面说的却是令人气愤的,请同志们注意听仔细了!”

    莫洛托夫戴上老花镜又开始念道:”为了实现列宁同志的遗愿,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新政府愿意协助苏联政府,将废除沙皇俄国所有不平等条约付诸行动。远东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本着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政府愿意就重新划界问题,同苏联政府进行积极地磋商,会谈地点我们建议在伊尔库斯克。同时,中国政府请苏联政府认真考虑,在同中国新疆接壤的大约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这片广大区域,包括了贵国塔吉克、吉尔吉斯、哈萨克、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等部分地区,我们要求按照一八六零年以前的边界,将属于我国的领土交还给中国政府。希望苏联政府认真考虑中国政府的请求,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避免出现中苏两国人民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出现。沙皇俄国曾经用武力夺取中国的领土,现在我国政府衷心地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两国领土争端,但是也不排除动用武力维护领土完整的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苏联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苏联政府诚心努力下,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路线,彻底铲除罪恶的沙皇俄国遗留的痕迹,一定会圆满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莫洛托夫念完全文,慢慢地放下文件对众人说道:”看到没有,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正值苏联人民同德国法西斯浴血奋战的严峻时刻,中国的阶级异己分子却乘机提出领土要求,这是一种*裸的讹诈行为。同志们,我们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以后,终于从德国法西斯手中夺回了莫斯科,目前在莫斯科地区和顿河流域,伟大的苏联红军正在同疯狂反扑的德军血战。所有的一切都确切地标明,同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对我们社会主义苏联十分不利。那么,究竟是暂时退让还是针锋相对,请每一位同志本着对国家高度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地发表意见。”

    好长时间的沉默,没有人开口发表意见,痛苦、愤怒、无奈交织着,实在拿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实力的差距靠精神力量是不能弥补的,历史上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还是铁木辛格元帅打破了沉默:”这是战争讹诈!是伟大的苏联红军所不能容忍的!尽管我们西方面军打得很苦,但是抽调七八个师还是没有问题。如果其他方面军也能抽调一些部队,组成一支几十万兵力的部队应该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同中国打一场有限的局部边界战争,决不能坐视中国逐步实现领土扩张的野心!同时至少需要二百架飞机,一千余辆坦克,组成强大的突击集团,争取速战速决,还是有可能制止中国的企图的。”

    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摇了摇头:”不妥!铁木辛格同志的主观愿望是好的,而且不畏强敌的勇气可嘉。但是,即使我们能够抽调二十到三十万的兵力,或者也可以凑足飞机和坦克的数量,面对武器先进和供应充足的中国军队,我们还有多少胜算的优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建制的部队,需要一段时间的
>>>点击查看《重返抗日战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