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返抗日战场 > 重返抗日战场目录 > 第一卷 105 汪精卫其人(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返抗日战场 第一卷 105 汪精卫其人(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由于倭国人的条件十分苛刻,老蒋一怒之下佛袖而去,还扔下一句话,让倭国人去找劳动党,从此再也不见倭国特使。财政部长宋子文听说倭国人的条件后,也十分地愤怒地对蒋介石说:”这小倭国也欺人太甚!根本不拿国民政府当回事,华北仗打败了还这样嚣张,简直是对政府的莫大侮辱,主席应予有力回击才是。倭国人在华北被劳动党歼灭了七十万人,早已成了强弩之末,量上海和南京的倭国人也不会有多大的抵抗能力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该派部队收复上海和南京。”老蒋的内心又何尝不想这样,然而八路军已经捷足先登,将大批的精锐部队调往苏鲁皖一线,已经对上海和南京构成合围之势。第五战区的国军部队虽然数量不少,却与八路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为了避免发生所谓的误会,或是干脆被八路浑水摸鱼给改编了,基本上都忍气吞声撤入了豫皖境内。就算是八路全撤走,让国军去收复上海和南京,也未必有取胜的把握,难免再打成一场淞沪会战的结局。蒋介石的确想做点什么,但是又不知从何处着手,只有静观其变。

    倭国特使是以陆军参谋本部支那课长影佐祯昭大佐为首,还有在华倭国纺织同业株式会社理事长船津辰一郎,倭国南满铁路驻京办事处主任西义显,同盟通讯社上海支局长松本重治,前首相犬养毅的三子犬养健等民间人士组成。由于蒋介石闭门谢客,同zg接触又苦于无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军部多次来电催问同中国政府的接触情况,情急之中想到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汪精卫,便找到汪精卫帮助同八路牵线联系。

    汪精卫安排亲信周佛海,帮助倭国特使同第二战区的zd司令长官联系,要求到太原面见zg首脑进行会谈。把以”支那战略调整奏折”内容为基础,同时又提出和平解决上海和南京问题,日方提出的方案一并传递给了zg。但是汪精卫直言不讳地提醒会谈首席代表,陆军参谋本部支那课长影佐祯昭大佐,这样的苛刻条件只有战胜方才能提出。而日方在华北大战中惨败,如果还是这样口气强硬,恐怕谈判会毫无结果。zg同国民政府不同,不仅态度十分强硬,对贵国也并不友好,所以很可能自取其辱。影佐祯昭大佐也同意汪精卫的看法,但是对于倭国军部的指令只有执行的义务,只好硬着头皮去完成这一任务。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时,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在此不得不花较大的篇幅,将汪精卫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向人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至少,汪精卫在推翻封建清廷的辛亥革命中,将生死置之度外,几乎把一切都奉献给革命,这段历史应该实事求是地域以记载。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到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但都相继失败,大量革命青年为此失去宝贵的生命,梁启超等保皇党则乘机批评革命党的暴力革命。

    梁启超特别批评革命党领袖们,自己躲在安全的海外,却唆使别人在国内搞送死的暴力革命。1908年冬,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的”远距离革命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的作法,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反孙中山的运动,一些人主张”革命之前必须先革革命党之命”。反孙派攻击孙中山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批评孙中山近似于独裁的领导作风,说孙中山”办事近于专横,常令人难堪”,第二是批评孙中山不公开革命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少人怀疑孙中山将革命经费挪作私用。

    在”远距离革命家”批判和”倒孙狂潮”的夹攻下,党内党外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士大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间陷入失败的边缘。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

    汪精卫刺杀清
>>>点击查看《重返抗日战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