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晚明大军阀 > 晚明大军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78章 短枪和马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晚明大军阀 章节目录 第78章 短枪和马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首先,火绳枪的操作较为繁琐,在射击完毕之后还要进行清膛.装药.填子.瞄准等一系列动作。

    并且由于枪身上火绳的存在,也就导致士兵之间必须间隔一步的范围,否则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因此相同人数下,装备火绳枪一方的士兵队形也就更加分散,以至于区域火力密度远不如燧发枪一方。

    在滑膛枪时代,二十步之外的命中率完全靠“随缘”二字,由于没有膛线的存在,弹丸在射出枪口之后很容易偏离弹道。

    不得已之下才有了“线列步兵”这种战术,依靠士兵之间的密集队形从而进行齐射,以达到火力覆盖的目的。

    这种战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滑膛枪准头不足的缺陷。

    而燧发枪的存在,便可以将“线列步兵”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士兵之间再也不需要间隔一步之遥,甚至可以肩并肩而站,如此一来单位面积的火力密度直接提升了数倍不止。

    另外,火绳枪还有一个较大的缺陷,这玩意的使用是很看天气的。

    若是遇见风雪天或者大雨,基本上跟烧火棍没什么两样,击发率低的令人发指。

    这也是明军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火绳枪的原因之一。

    毕竟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什么样的气候都有可能遇见。

    而燧发枪则不同,可以在击发装置外加上一个牛皮制成的防护罩,一定程度上能够免疫这种气候变化。

    作为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军迷,徐晋如何不懂这些道理,因此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全军的火器进行升级了。

    只可惜目前只能搭上葡萄牙人这条线,而像佛朗基人.法国.英国这些势力,他还没有接触的机会。

    当然从长远来看,生产武器的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外购只是发展初期不得已的选择。

    “此铳造型奇特.鬼斧神工,个中细节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摸着手里的这杆燧发枪,保乡军“匠部”的一名资深铳匠发出感叹:

    “夷人也不尽是愚钝之辈,此种击发装置真是巧妙无比。”

    “行了,待会再夸。”

    徐晋摆了摆手,正色道:

    “匠部可能仿制此等火器?”

    这玩意自然是他令人拿过来的,正是从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还热乎着呢。

    “这...”

    铳匠闻言面露难色,表示此物看似简单,那个击发装置却十分巧妙,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仿制出来。

    听闻此言,徐晋略微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己现在手下就这么几个铳匠,天天没日没夜的打造火枪,工作量已经趋于饱和,也根本没有时间来研究这个玩意。

    其实他知道,燧发枪这东西在大明已经有人研究出来了,正是火器专家“毕懋康”。

    只是此物目前还没有得到重视,自然也就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

    如果有机会的话,徐晋打算绑也得把这个尖端人才给弄过来。

    “没指望你们短期能仿制出来,这回是有别的任务。”

    接着,徐晋接过那支燧发枪,用手指丈量了一番后大咧咧说道:

    “从这里给我锯断。”

    铳匠一听这话都懵了,哪有这么糟蹋东西的。

    好好的火铳从中锯断,只剩下三分之一,这还能用吗?

    “大将军,若只是如此倒也简单,只是...”

    “别废话了,先给老子弄一支试试!”

    “小的遵命...”

    叹了口气后,铳匠只得无奈从命,不一会他便抱着锯短后的燧发枪跑了出来。

    “你来试试。”

    徐晋朝身旁的卫兵使了个眼色,后者不敢怠慢,连忙快步上前接过短枪。

    见此情形,徐晋连忙后退了几步。

    倒不是怕这家伙脑子一抽给自己来一下,而是担心炸膛伤到自己。

    那名卫兵握着手里怪模怪样的短枪心里也没底,深吸一口气后猛的朝一棵大树扣动了扳机。

    “砰!”

    一阵火光伴随着巨响,二十步外的大树毫发无伤...

    “这...”

    徐晋皱了皱眉,开口提醒到:

    “你再凑近点试试。”

    “遵命!”

    这回,卫兵又缓缓向前走出五步,与那大树之间的距离已然只有十五步了。

    又是一声巨响,大树躯干被弹丸打出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小坑。

    又经过几轮测试,短枪的最终数据终于被呈现出来。

    这玩意由于锯短了枪管,因此射程和准头都大大降低。

    普通火枪能在二十步的距离上保持精度,但短枪要想达到同样的数据需在十二步之内。

    短短十几步,敌人近乎两个呼吸便能冲上来。

    因此,这种短枪近乎没有什么实际意
>>>点击查看《晚明大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