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凤潇吟 > 凤潇吟目录 > 凤潇吟部第十一卷 凤潇吟-第三部:... 152:第二回 菩提树下藏风云(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凤潇吟 凤潇吟部第十一卷 凤潇吟-第三部:... 152:第二回 菩提树下藏风云(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52:第二回菩提树下藏风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首禅意浓浓的佛偈,成就一名功德圣僧,这就是六祖慧能禅师,一个火房小和尚的传奇因此受后人所乐道,不得不说佛渡有缘人。

    修空寺乃天下第一大名寺,是夏王朝皇家寺院,位于中原少室山。因当年修空寺开山祖师修空菩提云游到此,最后圆寂少室山。弟子们为记念恩师之德,故建一所寺院,并以修空菩提祖师法讳命名。当年建寺之初,修空寺只有几间僧舍和一顶供奉修空菩提祖师佛宝的佛塔,是一个小小的道场。

    话说菩提祖师之大弟子时堂高僧医术很高,常常在小寺行医济世,加之祖师二弟子时缘高僧佛法造诣极深,常常在佛塔边师父亲手所植的菩提树下为弟子们宣讲佛法。周围各个古寺道场的师父们又乐意来求禅,后被世人所熟知。

    时天下群魔共舞,流云山长门派建立玄门,专行匡扶正义,斩妖除魔之事。但此时的修空寺也已相传十二代,恰这一代主持水静高僧的大弟子明武和尚天生好武,修空寺又常为群魔所扰,又因长门派凌风真人修真成圣的事迹所仰幕。师父曾说,佛法无边,修真有为;想我三藏真经必有诛妖除魔之术,便又拜当时寺中掌管三藏真经的水禅高僧为师,想从传教经典之中悟出一套佛门弟子人人可修炼之禅功,传我沙门弟子,能强身健体,可自保吾虞,亦可意济苍生,更可渡妖超魔,拯救三界。

    正是:心怀慈悲心,感应我佛门。明武和尚入经堂一天便是二十年。正是佛渡有缘人,谁曾想已是不惑之年的明武大和尚愣是从超渡亡灵,劝人为善的梵文中悟出了一套修空寺佛家修空宝典。

    但那时的修真宝典虽可御风舞影,到底是不堪大用,明武和尚便三上长门,求凌风真人指点修真之大道。凌风真人见明武和尚志向远大,并怀着一颗坚强之心,二十年来为悟禅功却不屈艰辛百失不挫。想及当年自己创始玄功之初的激情,亦从明武和尚的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便欣然答应为明武和尚指点修真之道。但明武和尚悟性颇高,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就连当时成名以久的凌风真人都感到惊讶,更是让凌风真人决定以长门玄功潜心相授。

    但这样的光景一晃又是十个春秋,明武和尚亦由一位大和尚成名为一位天命之年的有道高僧。但总算这几十年的苦心创修没白费,修空寺真正的修真之法亦正式出卷,这出卷之功分的详细,总二卷为《小乘教功》和《大乘教功》。此二卷又分出六小卷,即;《小乘教功》分三卷;记:《小乘一卷-无相金刚经》《小乘二卷-无相般禅经》《小乘三卷-无相菩提经》大乘教功亦分三卷;记:《大乘卷一-净宗经》;《大乘卷二-禅宗经》《大乘卷三-天宗经》明武高僧便将此二卷传授修空寺诸弟子们。也因此;一座名为讲经弘法,济世悬壶的寺院转变为集修真之道为一体的通玄禅寺。

    但此一时因水静禅师已圆寂多年,并由明武高僧的二师弟明尚高僧主持寺院,明武高僧便钵依水禅高僧,司职三藏阁主持。

    时因夏王孔甲乱政,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孔甲死,其子皋继位。皋死,其子发继位。发继位为王,有二子,长子云庳,后世称夏云;次子履癸,后世称夏桀。发死后,本欲传王位与贤能的长子夏云,却被其次子履癸篡位。履癸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夏朝最后一位暴君。

    夏桀成功夺得王位之后,夏云知道自己不离开王室,必死于夏桀之手,便自愿到修空寺出家,夏桀自然高兴,便赐夏云为平安佑夏无量功德佛。

    因夏云贤能有才,当时的主持明尚高僧便引荐到三藏阁门下,拜明武高僧为师。至此;夏云便自闭修空寺三藏阁。夏云也因此得到明武高僧佛法与修真之道亲传,乃明武高僧谪传弟子。

    三年后;明武高僧不慎因修《天宗经》劫功,无意惊破冥思,打散浮屠之真气,遭噬性走火入魔而圆寂。夏云便钵依师父真传为三藏阁主持。与此同一时间,修空寺主持明尚高僧也因绝症圆寂。

    时值修空寺正逢二十年一届诵经大会,夏王一道王旨,任命夏云为修空寺主持,并赐法号空幻尊者。命空幻尊者登坛诵经;将三藏真言,广宣三千子弟,传教四海。以佛缘渡万世苦海之众生,但求生者灭去杀性,死者渡出那无边地狱,免其枉受六道轮回之苦难。而此一篇所说之尊者,便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名寺修空寺第十四代主持。时至今日,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夏王一道玉旨,修空寺二十年一届诵经大会便由此拉开纬幕。

    诗云:

    不尽红尘此绝缘,却道佛门法无边。

    名作修空有乾坤,三藏广宣四海传。

    修空寺菩提树下,以东西南北四方之宜,佛家信奉西方乃极乐世界。因此;道场讲坛设在佛树之西,在其佛树三面,下设三千草蒲团为坐次。坐次又分四方之势,中间留三尺间距做为通道。在四方之势中,又设各个应邀之派别,成方阵之势且各个门派亦分庭独立。而在各个独立坐次之前,配置一张皇竹茶几,茶几之左设经书数册,之中设“共
>>>点击查看《凤潇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