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83章 数风流人物(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章节目录 第983章 数风流人物(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但今日在太庙的这番言论还是让他们都震撼了。

    跟随秦王殿下的话,他们都热血了,不少年纪小一些的更是直接就喊了出来,要去辞爵了。

    但另外一些人还要多有考量,比如说李元昌这些人。

    李恪默默的看着,等下面的人冷静了几十秒之后,李恪才又面色平静的开口道:“所以,我之前就说过了,你们身为宗室,你们都想好了吗?”

    “你们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一切福利待遇,从头开始奋斗,展现你们的人生价值,未来在这太庙告知列祖列宗你们的勇气、你们的成就,哪怕失败也虽败犹荣的决心。”

    “还是回去继承爵位,享受皇室信托给于诸位的一切福利荣誉,成为一个逍遥王爷?!”

    “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同,就像是我,我一直都向所有人表明,我李恪胸无大志,就想当个逍遥王爷,这就是我一辈子最大的愿望!”

    “所以,一切皆看你们自己。”李恪看着他们语气平静的问道。

    李恪的话让所有人都苦笑了一声。

    殿下你胸无大志?殿下你想当个逍遥王爷?你是不是对逍遥王爷有什么误解?你是不是对胸无大志有什么误解?

    大唐有今日之局面,固然陛下和高祖功劳很大,但秦王殿下你做的这些功绩,纯粹是因为时间短而已。

    再过几十年再看,那个时候殿下你的这些功绩是胸无大志?

    你要是胸无大志,那岂不是大唐所有人都得说一句自己碌碌无为?

    不过秦王殿下的话也让他们思考了起来,是啊,你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没做,就享受着一切,还要最后再让你直接坐上高位?

    那如此,大唐诸多朝臣该如何自处?大唐朝廷还有何公平可言?

    大唐还有何未来?大唐宗室自己玩好了。

    总不能嘴里说着我要奋斗,我要展现自己的才华,结果还不愿意放弃自己因为出身而带来的荣誉?那些荣誉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既然要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舍弃这些又何妨?!

    “殿下!我想问,如果我们辞爵,朝廷会真的重用我等吗?”韩王李元嘉沉声开口问道。

    李恪看向了这位十一叔,他跟李恪同岁,也是今年及冠,不得不说自己爷爷是真的勤奋,按照正常时间来说,跟李恪同岁的叔叔就有五位,其中李元亨和李元方,也就是八叔和九叔已经在七八岁的时候早逝。

    李恪今天来的时候就已经仔细看了这些便宜叔叔们的资料。

    这位十一叔虽然在史书上面记载不多,但他被称之为画家,而且一生也是颇有功绩,不是那种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现在这位十一叔就有个职位是大将军,不过不像是历史上是右领军大将军。

    说起来,自己这些叔叔们擅长书画的不少,李元昌也是擅长书画,没办法,他们这些王爷,不做这些做什么?做其他的,也不敢啊。

    李元嘉能被称之为画家,相比在画画上面付出了很长的时间,如果将这些时间投入到其他的方面,显然才能并不差。

    “本来我想给你们保证的,但现在我突然不想保证了!因为很简单,大唐皇室给你们的待遇不会降低,只会增加!至于其他,那就要看你们的决心有多大!勇气有多大!”

    “毕竟,太庙就在这里!列祖列宗就在这里!”

    “我大唐22年除夕跟那些门阀世家的庶子、次子、旁支等年轻人说的话,你们都应该听过了,我就不再赘述,最后我送了他们两句诗,与他们共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他们共勉!”

    “而今天,我突然想起了去年冬天我去雁门关附近视察时候所看到那北国风光。我现在突然也有一首词想说给你们,与你们,与我自己,与所有大唐宗室共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晋武隋文,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封狼居胥,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恪一字一顿的将那首词念了出来,一些关键的人物李恪自然是进行了更改,毕竟不少人还是他们的后代,还未出生呢。

    当李恪将最后一个字念完的时候,在扬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啊,他们是大唐宗室!他们差什么了?!

    李元昌愣了,他之前辞爵之类的,其实并没有喊出来,因为他年纪不小了,他虽然只比李恪大一岁,但经历的更多,所以想的更多,他不是热血青年了。

    但这首词一出,李元昌突然觉得有股热血涌了上来啊,他想起了前些年他自己在书房里面的长吁短
>>>点击查看《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