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13章 范阳人心(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613章 范阳人心(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兴致的向百姓询问,最后得到的回答是,这些村庄的百姓,都是从河南道乃至于关中逃难来范阳的,他们以故乡为聚落生活在一起,所以还能说着家乡的方言。

    尉迟信不由的惊讶起来,以大唐的交通情况,从关中到范阳,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简直无法想象,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来到范阳的。

    尉迟信找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就是第一批来到这个村子的关中流民,这个老者讲述了一段让尉迟信从没听过的开元盛世。

    就在那个大唐最盛世的时代,关中竟然发生了大饥荒。

    在上皇在花萼交辉楼宴请群臣,长安百姓云集在花萼楼前观赏十几米高的花灯的时候,距离长安不到百里的关中,百姓已经彻底活不下去了。

    大量的土地都被权贵和豪强占据,关中百姓真的没有立锥之地了。

    就连去给那些权贵家里当佃户,都已经内卷到了一定程度,有残疾和老弱的连给人家做佃户的资格都没有。

    就算是做了佃户,也是和奴隶一样的待遇,那些种不动田或者交不上田租的,下场会更加凄惨,关中已经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

    天子脚下起了流民,可是上皇只是派兵镇压,甚至一点赈灾的意思都没有。

    后来流民越闹越大,上皇这才颁布了一条命令,放宽对流民的户籍限制,允许他们去河东和荆楚地区开荒。

    这个村子里的老者,就是当中从关中徒步走到了唐山的,他一家八口人,等走到唐山后就剩下他自己和儿子两人,其他人都死在了这场迁徙途中。

    说道这里,这名老者依然会流下眼泪,尉迟信和张广德听到这里都闭口不言。

    从关中到唐山,这还是没有任何食物和交通工具的流民,老者能够抵达唐山都是一场奇迹了。

    等到了唐山,安禄山给流民分配了土地,河东的税赋和大唐一样,但是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

    而老者的儿子也当了兵,在安禄山的军队中吃上了俸禄,还赶上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立了一些军功。

    后来儿子娶妻生子,对老者来说在唐山简直是蜜罐一样的日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唐山的冬季要比家乡更冷一些。

    本来老者以为自己能够在唐山安享晚年了,但是上皇的宰相杨国忠不断逼迫安节度,逼着安节度造了反。

    老者还记得给儿子收拾行囊的那一夜,儿子对着自己磕头,发誓要追随安大帅夺回自己家在关中的土地,带着父亲和妻子衣锦还乡。

    这是老者最后一次见到儿子。

    唐山附近的村子里,大部分都有着和老者同样的故事,他们或者来自关中,或者来自河南,或者来自山东,都是在当地被豪强地主逼迫的生活不下去的流民,历经千险才来到的河北。

    在这里他们从安禄山手上授田,娶妻生子,想一个人一样活了下来。

    所以安禄山振臂一呼,十几万大军随他南下。

    也是因为这个,在史思明决定再次叛唐的时候,这些百姓也再次响应。

    张广德也沉默了,范阳和辽东的情况是安全不同的。

    范阳是安禄山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范阳的百姓对大唐是完全没有任何归属感,就算是安禄山已经死了,他们的丈夫、儿子、父亲随着安禄山战死了,但是他们依然支持自己的兄弟、儿子再随着史思明上战场。

    张广德叹息一声,他也没想到大唐在河北民心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尉迟信说道:“攻打唐山城容易,但是收复唐山人心难啊,我们玩家这点人,可打不起治安战。”

    张广德点点头,范阳的情况确实和之前打的所有仗都不同。

    范阳人心不在朝廷,如果处理不好,那就要陷入治安战的泥潭中。

    尉迟信再次骑上马道:“走,我们去涿州看看!”

    (本章完)
>>>点击查看《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