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50章 朝堂大乱(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章节目录 第150章 朝堂大乱(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又将皇上,和这满朝文武放在哪里,难道不信任我等满朝文武大臣吗?”

    丞相的这番话十分犀利。

    更是质问,贾副统领,难道那百万战士,都是你们家养的?

    你打算叛变不成?

    贾头领早就习惯了朝堂内勾心斗角,更猜到会有这番说辞。

    若他们不说,才更可怕。

    说明他们还有其他计谋。

    此刻质问,反而给了贾头领解释的机会。

    但若此刻说不清,整个贾家都要扣上一个不忠不孝之名,说他们有叛变之心。

    故而贾头领上前,跪在皇上面前说道:“皇上明见,我之所以瞒着未报,绝非有半点私心,乃是这朝中有人通敌卖国。”

    此话一出口,顿时整个朝堂大乱。

    就连小皇帝也惊慌不已。

    太监们和御林军,连忙准备护卫皇上,避免有人当堂造反。

    而这些大臣们,也吓得连忙纷纷跪下喊道:“还请皇上明察此事。”

    就连老丞相,也为了扫清自己的嫌疑,跪地喊道:“必须深究此人,抓到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众朝臣吓得也纷纷附和道:“请皇上一定要查清。”

    此刻满朝文武都十分紧张。

    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通敌卖国,又会不会连累上自己。

    尤其是白文武,已经瞬间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同时在想,这个贾头领到底知不知道是谁?

    难道对方已经知道是自己,故而才隐瞒到现在。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因为若是贾副统领知道,以他武将世家的脾气秉性,岂能饶过自己,一定揪住自己对峙。

    甚至可能来个先斩后奏,也未尝不可。

    但贾头领却是没有任何举动。

    就连今日上朝,也不曾看过自己一眼,估计他应该不知道。

    若是知道,岂能不看自己一眼。

    故而白文武猜测,贾头领绝对不知道。

    再想想自己平日里做事的风格,从不留下任何书信往来,都是口头传递出去。

    对方更是没有罪证,绝对奈何不了他。

    故而微微松口气,等着看满朝文武如此查。

    若查到自己,没有证据,也只需死不承认,就能躲过一劫。

    却是不知道,武将世家也并非都莽夫,难道只有文官有心眼不成,其实是人,都有细腻的一面,贾头领此刻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才不看他。

    否则口空白话,怎么能证明白文武通敌卖国。

    他一个三品的文官员,哪有那么强的能力,能将边关送来的书信全部拦截。

    故而在没有确凿证据前,贾头领是不能下定论的。

    一些老臣为了洗清干系,还特意追问贾副统领:“可有什么线索?”

    贾头领摇头道:“没有。”

    说完他看向皇上道:“臣请求,允许我带三千精兵,护送粮草出城。”

    皇上也犹豫了。

    虽然之前收到线报,但没有查清楚谁是内奸之前,出城是有风险的。

    谁知道,会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

    万一贾副统领带人送粮期间,忽然敌军绕道门前。

    在和城里的通敌卖国的汉奸,来一个里应外合,到时把他们打个措手不及怎么办?

    眼下京都的防守十分有限,抽调三千精锐,可不是说着玩的,会严重影响城防部署。

    若贾副统领走了,再无带兵良将,这城内防守空虚,谁能领兵布阵?

    才是最大麻烦。

    故而此事不能立刻答应。

    但若不尽快答应,边疆告急。

    此刻脱上一日,就多一分风险,可能随时攻破,到时整个刘金王朝,也岌岌可危。

    这让刘风十分为难。

    就连老丞相也为难地说道:“三千精锐太多了,虽然守城有主将徐浪,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若只剩下一个主将,恐怕难以兼顾。”

    老丞相这样说,是因为他非常了解徐浪的本事。

    徐浪,人如其名,浪得虚名,他浪起来还行。

    但若是真是论起打仗经验,他绝对不足,又如何能守得住城门。

    所以他不能让贾副统领走。

    尤其是眼下这个关键时候,城内还有一个通敌卖国的贼人,谁知道潜伏了多少密探。

    就连皇上也考虑的是这点。

    不过小皇帝更郁闷。

    因为徐浪是老丞相推荐的人,看样子老丞相也不放心交给此人。

    此刻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他真佩服这个老贼,竟然说不得出口。

    还不如直接说徐浪是废物。

    但小皇帝也没办法,只能问道:“诸位爱卿,你们看,眼下谁去送粮更适合。”

    此话一出口,那些七老八十的将
>>>点击查看《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