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那年1981 > 那年1981目录 > 章节目录 906 反误了卿卿性命(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那年1981 章节目录 906 反误了卿卿性命(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俞培华错失了一个原本可以成为千万富翁的机会,那种懊丧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基本工资不足千元的县酒厂副厂长,虽然暗中收入已经过百万,但能够正大光明成为千万富翁,对他来说绝对是梦寐以求的事。

    这几千万眼看已经送到自己面前了,但是却让自己的过于精明给推出去了。

    这种错失搁谁也无法面对。

    俞培华回到东昌就急火攻心病倒了。

    病得还不轻。

    眼看着元旦已过,梁建庆的销售代理合同已经到期终止。

    俞培华已经跟厂里打过招呼,他作为厂里的销售主管,要承包南方区域的销售代理。

    这次承包,可不像前年梁建庆签订销售合同时候那么容易,毕竟前年的时候拿到南方代理权,基本上属于踩坑。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东昌家宴这个品牌已经乌鸡变凤凰。

    厂里用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价位拿到标王,让销售量急速攀升,南方偌大区域的销售额那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现在厂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实力干站出来跟俞培华竞标,但是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降低承包费。

    过完元旦他强支病体回到厂里,跟厂里签了承包合同。

    他在前些日子再次拿到标王的时候,就雄心勃勃地提出一个大胆的口号:到明年销售额达到二十亿。

    不过他提出那个口号以后就开始后悔了。

    因为他喊口号的当时头脑沸腾,居然忘了自己想承包南方的销售代理。

    如果自己搞了承包,那么你提出那么高的目标,不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烤吗?

    也就是说,南方区域明年十个亿的销售额,你承包费低了,那不是明目张胆占厂里的便宜吗!

    他当时之所以在拿到标王之后那么忘乎所以,是因为从去年斥巨资拿标王开始,这一举动就受到了大多数员工的非议。

    认为用大大超出酒厂承受能力的巨资去做广告,是一种冒进的投机行为,是俞培华在领着厂子走钢丝。

    没错,虽然俞培华只是副厂长兼销售科长,但他已经把厂长架空,拿到了厂里的实权。

    用超出酒厂承受能力的巨资去竞争标王,就是俞培华强势主张的。

    去年拿到标王,让东昌家宴销量以坐火箭的速度猛增,把厂里那些反对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今年再次拿到标王,俞培华雄心勃勃提出明年销售额二十亿的口号,还是在打预防针,是为了压下厂里那些反对的声音。

    只不过,这个口号也让他不得不跟厂里签订了明年南方区域十亿元的销售任务。

    虽然他很自信完成这个销售任务完全没问题,但是销售任务签得过高,他作为承包人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既是决策者又是承包人呢。

    如果为自己的福利谋取得太过明显,酒厂绝大多数工人大概就要造反了。

    因为俞培华这几年风头太盛,自己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虽然因为他在各方面的大获成功给酒厂带来巨大的销售额和莫大荣誉,在厂里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但他也知道因为自己的强势和锋芒太露,底下很多人早已暗流涌动。

    如果自己一些事做得太过明显,那么暗流涌动就会变成滔天巨浪。

    以俞培华的精明,他是绝对要把这种事情防患于未然。

    他的宗旨就是不让别人拿到自己的把柄。

    等到再过几年,厂子在自己的实际控制下越发强大,自己在厂里的地位也无比稳固。

    甚至那时候已经把厂长拉下马,自己上位。

    相信就再也没人敢反对自己了。

    可是,俞培华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标王这个名头既然能让东昌家宴这个品牌坐上火箭上天,也能让东昌家宴从天上一头栽到地上。

    在他跟厂里签了合同,开始招兵买马布局南方区域的销售网,没多少日子,就出事了。

    97年初,一则关于“东昌家宴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见诸报端。

    要知道,这可是关于家喻户晓的标王,名牌白酒东昌家宴的报道啊。

    这就像知名人物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一样,报道像滚雷一样迅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随之各种有关于东昌县酒厂的报道在各种媒体层出不穷。

    从这些报道当中,你只要看看东昌家宴的销售量,然后再根据报道中东昌县酒厂的生产能力一对比。

    就完全能看得出东昌县酒厂不过就是个成立没几年的小酒厂而已。

    生产能力相当一般。

    可是,却能在95年实现销售额三亿多。

    到了96年销售额攀升到十个亿。

    一个小小酒厂一年的生产能力,是完全产不出这么多的酿造酒来的。

    那么,从其他地方拉来原酒进行勾兑就成为必然。
>>>点击查看《那年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