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那年1981 > 那年1981目录 > 章节目录 368 南霸天(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那年1981 章节目录 368 南霸天(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宋其广安排得挺周到,兵分两路,一路去挑唆炼油厂的厂老板不要跟姓梁的配合。

    另一路则是制造谣言,激起群众的愤怒,煽动群众聚众闹事。

    他这一招用起来也是屡试不爽,他手下的人干这事也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

    先说第一路人马。

    就是私底下其实是宋其广手下产业的炼油厂老板,被宋厂长派去当说客,劝说那些正在停产观望的厂老板们。

    那些接到市里通知,让他们去市里跟梁老板商谈的炼油厂的厂老板们,正沉浸在痛苦当中。

    本来以停产罢工的方式向市里施压,到底能不能奏效,他们心里也是很忐忑。

    接到市里通知,知道原来那个准备免费给他们处理排放物的梁老板回来了,厂老板们大喜,立马准备去市里商谈。

    但是他们被宋其广派来的说客给拦住了。

    这些来进行阻拦的同行也不是空口说白话,他们拿着详尽的数据来的。

    还是给厂老板们算经济账。

    用这些铁一样的事实,详尽的数据告诉厂老板们,对于炼油厂这类高污染企业来说,如果想排污达标,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挣的钱全拿去搞环保了。

    最后这些说客总结道:

    “咱们这些炼油厂对本地的环境确实造成了污染。

    但上边的领导不能光看表面,他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本地的税收主要依靠的是我们。

    你看本地的道路,教育,医疗等等方面,比其他地方发展得都好,花的不都是我们这些炼油厂的钱吗?

    要是我们把挣的钱全拿来搞环保了,环境可能会好一点,可是我们炼油厂还能生存吗?

    其实说白了,咱们跟上边的利益是一致的,虽然咱们能吃能拉,但是咱们能干啊。

    要是咱们不吃不拉了,肯定就干不动了。

    我们这些炼油厂都倒闭了,本地的经济也就垮了。

    所以咱们只能暂时停产,让上边感觉到咱们停产造成的压力。

    上边觉得受不了了,肯定就会让环保部门降低环评标准,给我们发放排污证。

    这样才能保证咱们这些炼油厂的利润。

    咱们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说客们的这些大道理,其实都是宋其广耳提面命教给他们的。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不得不承认,从某个侧面来说,也确实是事实。

    对这些心怀忐忑,每天都在停产的痛苦中煎熬的厂老板来说,也很有说服力。

    可是,毕竟停产的损失要让厂老板们自己承担,停产一天,损失不菲,让厂老板们比割肉都难受。

    虽然说客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厂老板们还是犹疑地问道:

    “这不是上次那个梁老板又回来了嘛!

    他手里有先进的环保技术,答应给咱们免费安装排放物收集设备,还免费派驻技术人员。

    虽然这样一来工艺稍微复杂了一些,咱们也要为此产生一些费用。

    但是梁老板说过,这点费用对于咱们炼油厂来说九牛一毛,对利润的影响不大。

    这样一来的话,咱们的排放达标了,排放许可证也拿到了。

    又何必跟上边顶着来呢?”

    “这样的事情你也相信?”说客做出一副看傻子的表情,说道:

    “咱们是干什么的?办企业的商人是吧?

    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要是咱们不赚钱了,企业肯定也就开不下去了。

    那个姓梁的更是一个商人了,跟咱们一样,都是为了赚钱来的。

    趋利性是所有商人生存的基础,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姓梁的那一套做法,完全违背了商业的本质,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

    唯一的解释,要么姓梁的是个骗子,另有所图。

    要么他在前期免费,等到咱们炼油厂对这些处理设施产生依赖,他再开始以各种理由收费。”

    这一套逻辑完整的说辞,把那些“欣然规往”的厂老板们说服了。

    大家于是不再理会市里的通知,依然是停产观望。

    宋其广派出的这一路人马收到显著成效。

    只是第二路人马,情况就今非昔比,工作展开并不是那么顺利了。

    因为各村的村民好像不再那么容易被发动起来。

    村里再次谣言四起的时候,大多数的村民对这个谣言表示怀疑。

    或者半信半疑。

    首先,上次那个参观团回来的宣传,不但说服了村民们,还让村民们对济民炼油厂那样的企业产生了向往。

    现在再
>>>点击查看《那年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