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那年1981 > 那年1981目录 > 章节目录 284 有人找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那年1981 章节目录 284 有人找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其实梁秉海这个村长当得,跟肥田那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

    肥田当村长的时候,那是根正苗红,不管是公社里还是县里,对他都高看一眼。

    他也确实能给村里要来好处。

    在村里也就能说一不二。

    可是梁秉海就不行了。

    现在大包干了,村民都是个人单干,基本上没村委什么事儿。

    再说梁秉海这个村长虽然由代理转正,但是在镇领导的眼里也没什么特色,就是认识他,知道他是梁家河的村长而已。

    既不能给村里要来什么福利,这年头也没什么好福利可要。

    在村里没什么坏名声,但也绝对没有说一不二的威严。

    再加上姓宋的对他这个村长一百二十个不服。

    所以秉海村长在村民面前,说话几乎没什么分量。

    尤其像大算盘子这样,既有钱,又滴水不漏为人精明,对于秉海这个当村长的,几乎是嗤之以鼻。

    所以秉海村长来给他的本家梁秉礼求情,大算盘子毫不客气地装傻充愣。

    梁秉海碰一鼻子灰,灰溜溜回去跟秉礼说了一声,就又灰溜溜回家了。

    心里虽然很憋屈,很生大算盘子的气,但也毫无办法。

    现在大算盘子见大仓要告他,知道害怕了,知道秉海村长的重要性了。

    晚了!

    梁秉海推说肚子不舒服,要赶紧回家吃药,坚决拒绝了大算盘子请吃酒的邀请,回家去了。

    大算盘子更加担惊受怕起来。

    而且在家里是越想越怕。

    第一,一直以为大仓没钱,现在来看,大仓很有钱。

    大算盘子是村里的有钱人,他知道钱能通神的道理,所以对有钱人具有天然的畏惧感。

    第二,大仓只不过上到小学,就能通过自学考上大学,而且是全县第一的成绩。

    这说明大仓很聪明,很有文化,懂得的道理一定不少。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既然在街上公开宣称要去告状,告放高利贷的,就不会是单纯的吓唬人。

    大算盘子越想,这事越是成了真的。

    甚至他想到,也许不用到明天,今天晚上会不会就要有人来抓他?

    其实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敏感。

    大算盘子很精明,做事滴水不漏,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

    之所以做事滴水不漏,说白了还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畏惧心。

    再加上对于梁秉礼这事,他自己也感觉亏心。

    都是一个村的,把人逼到那个份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现在大仓要告他,难道是报应来了?

    大算盘子本想亲自去大仓家,低头认错,求得谅解。

    但是左思右想,自己一张老脸豁不出去。

    还有一点,要是认错的话,梁秉礼的利息肯定要退。

    还有梁秉礼饿死的三千鸡苗,也得让他赔。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大算盘子是精明人,同时也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人。

    既然梁秉礼的利息已经收上来了,就绝对没有吐出去的道理。

    思来想去,他终于有主意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当夜收拾收拾,跟家里人交待一下。

    他闯关东去了。

    这对于大仓来说,可是始料未及的。

    他没想到自己跟田玉发吵了两句,就打草惊蛇,让大算盘子跑了。

    其实大算盘子跑了,也算对他的惩罚了。

    一个人背井离乡,哪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对于大算盘子来说,如果仅仅是放高利贷,这个大仓还真不好对付他。

    因为自从64年打击过高利贷以后,这些年来高利贷不但在农村,就是在城市,也基本消失。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活动渐渐活跃的同时,缺少资金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时候民间借贷就不可避免地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比方说吴光荣要承包木器厂,亲戚朋友都借遍了。

    比方梁秀香承包农修厂,还是大侄子借给她几万块钱的启动资金。

    还有梁秉礼养鸡,到处借钱,甚至借大算盘子的高利贷。

    也就是说,当生产经营变成个人的事,不管干什么,都需要资金。

    而此前大锅饭吃惯了,又有几个人手里攒下很多的钱呢!

    所以干事业只能靠借贷。

    在这年头金
>>>点击查看《那年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