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那年1981 > 那年1981目录 > 章节目录 262 黄秋艳是个好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那年1981 章节目录 262 黄秋艳是个好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他去吴新丽那里的时候,发现吴新丽哭得都呕了,她的弟媳妇黄秋艳陪着她,正在给三大姑子捶背。

    当然,也不排除属于妊娠反应。

    但是如果不哭的话,也不会呕。

    哭的原因就是,吴新丽在振军办好离婚之后,立马回家给家里人摊牌,她要跟振军结婚。

    虽然预料之中家里人会反对,但是她没想到遭遇到如此激烈的反对。

    吴光荣暴跳如雷,当即连着用同一只手扇了女儿好几个耳光。

    并且明确告诉三女儿,要想跟姓钟的结婚,除非踩着你父亲的尸体发嫁。

    吴新刚也是暴跳如雷,当即就出门去了,说要叫上人,把姓钟的大卸八块。

    吴新丽肯定急了,要跟上去阻拦弟弟,或者去给振军通风报信。

    却被她爸给粗暴地扔进屋里,并且把她锁了起来。

    被关在屋里出不去的吴新丽万念俱灰,她以为,振军这回完了。

    因为弟弟这一段时间以来,相当暴躁。

    别说有事,看他那暴躁劲儿,就是没事儿都一肚子的恨天怨地,恨不能出去当街杀人了。

    无他,承包木器厂赔本赔得倾家荡产,每天债主盈门,饭都要吃不上了,全家人都成了疯狗。

    唯一没成疯狗的,而且是吴新丽大救星的,就是她的弟媳妇黄秋艳。

    黄秋艳不但成功把新刚给追了回来,还用了好长的时间,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语言。

    反正,说得老呜两口子也不那么暴怒了。

    还冷眼旁观,默许儿媳妇把三女儿放出来,并且陪着她去了她的住处。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吴新丽回来以后,委屈极了。

    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个有孕在身的人,家里人不但不表示关怀和体贴,还要冲他发怒,动手打她。

    这还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她一边哭,一边呕吐,一边跟弟媳妇诉说。

    控诉自己的父母是残害妇女的封建家长,他们这是准备把女儿逼上绝路。

    自从新社会以来,就要求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可这都多少年了,父母还要对儿女的婚姻横加干涉!

    这是犯法的他们知道吗?

    追求个人幸福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谁也没权力干涉,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行。

    这都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赋予每一个人民的权利。

    她还咬牙切齿地跟弟媳妇说,如果父母再干涉她的婚姻,她就要去告自己的父母。

    还有,她和振军都是活的,实在不行,他们可以私奔。

    远走高飞,永远不会回来,云云。

    正在赌咒发誓地放着狠话,她的振军来了。

    这好几年了,钟振军还是第一次跟黄秋艳面对面。

    虽然以前从没见过,但是对彼此早就“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对于钟振军来说,黄秋艳一开始的时候,本来已经成了自己的表舅子媳妇。

    没想到造化弄人啊,现在眼看着,黄秋艳就要成为他的亲舅子媳妇。

    当吴新丽把刚才赌咒发誓的那些狠话又跟他的振军来了一遍的时候,钟振军愈加发愁起来。

    他发现离婚以后,麻烦事怎么就一件接着一件,这么多呢?

    从俩女人的叙述当中,首先他是吓出一身冷汗。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要不是辛亏舅子媳妇黄秋艳深明大义,及时出手相助,他差点被小舅子大卸八块。

    然后就是,他知道了自己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坚决态度。

    几乎没有转圜的余地。

    听丽丽的口气,看来俩人只有私奔这一条路可走了。

    可是,私奔?

    那么容易吗?

    两个人背井离乡,去一个举目无亲的陌生地方,怎么生活?

    尤其是丽丽已经怀孕了,到时候生孩子,伺候月子,以及然后自己要一个人养活她们娘俩。

    自己出去以后,干什么工作?

    干了这些年的电影放映员,虽然走村串户的有时候也挺辛苦,可是毕竟那不是出大力的工作。

    有时候还是挺养尊处优的。

    这些年家里几乎不用他,地里的活现在想想都不会干了。

    也就是说,现在想想,他除了会放电影,也不会干别的了。

    如果不私奔,去农电站,哪怕从头学起,毕竟还有个正经的工作。

    可是出去,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到了哪里,也没有支着热锅等你的。

    一想到背
>>>点击查看《那年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