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向上 > 向上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5章 教训可以避免,但有些经验必须得切身实践(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向上 章节目录 第255章 教训可以避免,但有些经验必须得切身实践(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来自香港的低端产业起家,

    并且有港口的便利,是窗口是桥梁。深圳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更好地实施大湾区的战略,是打造

    高端制造业基地。”

    “浦东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着力推进金融发展,是推动金融中心的形成,打造全球

    金融中心的影响力。”

    “雄安新区主要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担着探索新型城镇化及创新转型的使命,历史时期

    不同,新区的使命也不一样。雄安离北京太近,又地处内陆,所以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向上,你说心里话,你看好雄安的未来吗?”

    夏向上沉默了。

    从新区成立的新闻一公布,夏向上的内心就充满了激情,感觉历史机遇再一次摆在了面前,不抓住

    怕是一辈子就没有机会了。

    到现在,新区成立有一段时间了,他的激情慢慢消退,并且回归了冷静,最近一直在思索新区的前

    景。和深圳、浦东不同的是,雄安新区的成立,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是整体经济发展

    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阶段,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之后,因此,很难再看到当年的热火朝天的气象。

    不是说新区的前景不好,而是时代不同了,发展模式也会随之改变。雄安新区等于是再建一座人口

    超百万的城市,哪怕是举全国之力,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许多人对雄安的建设过于乐观了,认为三年五年就能见到成效,夏向上从事房地产多年,很清楚一

    栋大楼从拿到地皮再动工再到建成,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小区内的景观从种下到蔚为壮观,也需要三到

    五年。

    以小见大,新区想要拔地而起一座新城,三到五年不过才有雏形,五到十年或许才能形成初步的气

    象,十到十五年以上估计才能见到欣欣向荣的场景,想要跟新区一起成长的企业,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心

    理准备。

    夏向上沉默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开口说道:“我相信新区的未来,虽然艰难而且会有波折,但一定会

    有一个光明的明天。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不管想做成什么事情,总会成功。”

    “有信心并不难,难的是有长久的信心。"老爷子点了点头,“我是希望你能真正的扎根于雄安,

    做好和雄安一起成长十年二十年的准备,怎么样?"

    “历史的机遇往往只是一个时间节点,抓住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是长久的努力与坚持,

    不是说借一个时间节点就可以一飞冲天,不现实。”

    “没有任何成功可以绕过在奋斗的过程,向上,我是建议你们把联合公司的总部直接放到雄安!”
>>>点击查看《向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