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寻常巷陌 > 寻常巷陌目录 > 正文 第50章 非遗大师在刺桐 8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寻常巷陌 正文 第50章 非遗大师在刺桐 8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8

    “咱们永春纸织画,始创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纸织画又漂洋过海,

    行销于南洋各埠,为富贵之家所推崇。有明一代,纸织画更是权贵争相追捧的名品,譬如说,严嵩。严

    嵩被抄家的物品中,就有中纸织画……"

    徐泽抬抬眼镜,把永春纸织画的历史,对着两位后辈娓娓道来。

    那日,他在博物馆里与唐清清相识,引为知己。得知唐清清拜师学艺的想法,徐泽一口答应下来。

    随后,唐清清就去了永春县登门拜师,做足了礼数。徐泽也跟她约好了时间,要来她画室走上一

    走。

    “徐老师,您喝茶。”

    用过了唐清清捧来的铁观音,徐泽接着说:“很多名人笔记里都留下了永春纸织画的记录。刚刚所

    说的严嵩的记录,就来自于明人田艺衡所写的《留青日札》。无独有偶,清人杨复吉也在《梦兰琐笔》

    一书中,留下了·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录。”

    听完永春纸织画的历史,顾小喜兴致极浓,便问及永春纸织画的材料和创作技法。

    就在唐清清展画之时,徐泽已开始简要介绍:“像你做墙绘一样,必须有墙或是立体的物件。这叫

    顾名思义。“纸织画'也要使用宣纸。作画之后,我们再把画裁切成只有几毫米宽度的细条作为经线

    徐泽接过唐清清递来的纸织画,指着画的边沿:“你观察一下,经线是什么样子的。能看出来吗

    7”

    顾小喜凑近,眯眼看了一时,才回道:“头尾好像没有割断。”

    “对喽!作为经线不能割断。然后呢,我们要裁剪宽度一致的空白宣纸,作为纬线。”

    “经纬交织,就跟织布一样。"唐清清笑言。

    顾小喜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这种技法很特别,不愧一个'织'字。历代大师们,追求的就是这种

    朦胧似烟的艺术美感。”

    “徐老师是咱们刺桐有名的非遗大师,"唐清清笑道,“能拜在老师门下,弟子三生有幸。”

    听得这话,徐泽却收起了自信洒脱的神色,逊然一笑:“别这么说,单就纸织画而言,我也不是技

    艺最为卓绝的。再说,刺桐市的非遗门类众多,名家辈出,我徐泽也只是个后辈晚生,哪里当得大师之

    称?"

    越优秀的人,往往越谦逊。

    唐青青和顾晓喜相视一笑,对徐泽老师自是钦佩有加。

    “你们知道,刺桐市有多少非遗文化项目吗?这其中又有多少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

    凭着经验,唐清清说:“世界级非遗项目应该有6项,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水密

    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送王船、侨批档案。”

    “没错,说到这个可了不得,刺桐市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徐泽眉目间

    不无自豪之意,“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更多了,有36项。至于市区层级的非遗,我没有细数,几百种是有

    的。”

    “这么多吗??"唐清清、顾小喜不免咋舌。

    “对,像咱们永春纸织画、陈三五娘传说,都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中。”

    听到"陈三五娘”,顾小喜心里微微一动,沐川温柔的笑意,也似浮出心底起,一漾,又一漾。

    但沐川昨日所说之事,也如实质一般探出手来,攫住了顾小喜的神思。

    因着这点忧心,顾小喜不觉叹了口气。

    “你怎么啦?"唐清清撞撞顾小喜的胳膊。

    “还是糖厂改建的事。”

    唐清清、徐泽老师都不是外人,顾小喜也不遮掩。

    唐清清把两根食指碰了碰,轻轻蹙眉:“小沐的改建方案很好,难道还竞争不过周老板吗?”

    顾小喜摇摇头:“沐川说,上面的意思是,我们文创园的创意没有鲜明的个性,不能保证盈利;而

    开超市至少能为周边的市民提供便利。”

    “可别呀,"唐清清也听得急了,“这样的话,老厂房可一点都保不住了!你爸怎么办?再说了,

    我觉得小沐的点子很不错,可以配合海丝文化的宣传,怎么会没有鲜明个性呢?”

    “因为,本地刚审批了专门的海丝文化博览园。”

    “啊?创意撞了?”

    “嗯。"顾小喜眉头轻蹙,“所以我们要想胜出,还得修改方案。”

    徐泽听了个半懂不懂,便问:“文创园的事情,可以给我讲讲吗?”

    听着顾小喜的描述,徐泽眼里逐渐燃起亮光,沉吟片刻,才说:“我倒是有个建议,小顾你姑且一

    听。”
>>>点击查看《寻常巷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