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我的系统不正经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前人不及,后世难逾(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前人不及,后世难逾(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乾隆既有对前朝艺术的崇拜,又好像在告知后人,什么是盛世的审美和态度。

    即便是在追求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这样的创新也令人大为震撼。

    历朝历代对鸡缸杯趋于极致的彷古和创新,归根结底,要源于成化朝创制它时达到的极致。

    斗彩的发展历史上,成化虽处于始盛阶段,但在斗彩瓷的工艺及审美上,却一举达到顶峰,可谓前人不及,后世难逾。

    比如色彩上,成化鸡缸杯最为独特的一点就是母鸡翅膀上的“姹紫红”。

    它比明晚期至清早期的枣片红更为艳丽,且表面泛一层紫光,十分绮丽曼妙。

    但这种颜色后世再未得见,颜料配方也已失传。

    而烧造鸡缸杯所用的泥土,也并非现代用的高岭土,为明代特有的麻仓土,是当时的御用“官土”。

    用这样的土烧出来的胎体,在光照下能呈现出温润的芽黄色。

    如此精工巧艺,加上帝王家的高要求,上品供奉宫廷,次品一律销毁,导致成品率极低。

    现存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中,被公认为是真品且保存完整的,只有10只。

    其中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都在博物馆中收藏。

    这么珍贵的鸡缸杯,就算是古彷,也是十分难得,更何况官窑彷的价值本身就不低。

    所以,乾隆彷鸡缸杯,还是很值得收藏一件的。

    可惜,这可是清三代的官窑,更何况还有着十分独特的特征,现在市场上也肯定是难得一见。

    乾隆时期,上承康熙、雍正的余泽,此时的国力达到鼎盛,他自然十分自信。

    所以,乾隆一朝,标新立异之处多见。

    还是说杯子,除了十分特殊的鸡缸杯,还有一件乾隆皇帝最爱的酒杯,也就是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这只杯子不说其他,只是镶嵌着32颗珍珠宝石,还是一只金酒杯,就可以看出珍贵。

    养心殿明窗祈福守岁,金瓯永固杯盛满新春第一杯屠苏酒。

    在清代乾隆时期,每当新年跨年之际,乾隆皇帝都会在养心殿明窗前祈福守岁。

    当子时一到,乾隆皇帝都会举起他最心爱的金瓯永固杯,敬拜天地先祖,为天下民生祈福,然后饮下新春的第一杯屠苏酒,开启一年的吉祥好运。

    随后,乾隆皇帝还会亲手点亮蜡烛,拿起笔端镌刻着“万年青”的毛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美好愿望。

    而这陪伴着乾隆皇帝新春祈福的金瓯永固杯,也就成了清代皇家最珍贵的传家宝之一。

    流光溢彩的金瓯永固杯,镶满32颗珍珠彩宝

    这让这只杯子,金碧辉煌,大气精美。

    杯子的高度为12.5厘米,酒杯的杯口直径有8厘米。

    通体黄金镶嵌彩宝的造型,精美绝伦。

    据说这一只金酒杯,就用了大约20两黄金,11颗珍珠,9块红宝石和12块蓝宝石。

    珍珠宝石合起来共有32颗,可谓富丽堂皇,流光溢彩。

    金瓯永固杯的杯身两侧,分别有对称的双龙作为两耳,龙头上还镶嵌了珍珠,展现了双龙戏珠的造型。

    金酒杯下方则巧妙设计了三只大象头,象征太平喜象,每头大象的头顶,都顶着一颗大珍珠,额头上还点缀了红宝石。

    大象长鼻子卷曲落地,刚好作为三足鼎立的杯足,稳稳地支撑住整个金酒杯。

    宝相花回字纹,祈福江山社稷平安永固。

    除此之外,在金瓯永固杯的杯身周围,錾满黄金宝相花。

    而宝相花的花芯,则镶嵌了珍珠、红宝石、蓝宝石作为花芯。

    杯口錾成回纹,象征富贵不断头,金酒杯周身还能隐约看到点翠的痕迹。

    金瓯永固杯有一面的正中间錾篆文“金瓯永固”四个字,另一面錾“乾隆年制”款识。

    传说,金瓯永固杯流传下来的一共有四只。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分别被收藏于神都故宫博物院、弯弯故宫博物院、和英伦华来士博物馆。

    那么这只杯子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当然,珍宝满身算一处。

    而第二处独特,就是此杯杯身点翠,翠是翠鸟的羽毛。

    所以它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是字款,杯身一面刻有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

    历来鼎、酒具等器物,一旦有文字附注,就会价值倍增。

    “金瓯”在古语中既指酒杯,也代表国土,用在金杯上面可谓一语双关。

    单就这一点,金杯制作的背景已让人浮想联翩。

    这盏“金瓯永固”杯,和乾隆皇帝亲自督造的杯子,其实是一个系列的东西,只不过它们在制作年代和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

    据史料记载,1739年乾隆皇帝在亲自督制“金瓯永固”杯时,还下令制作了“玉烛长调”蜡台。
>>>点击查看《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