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御史馋猫都察院 > 御史馋猫都察院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七章 马二先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御史馋猫都察院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七章 马二先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酒菜摆上来了之后,这马二先生酒倒是不大喝酒,吃起饭来却十分豪迈惬意。

    而且那一盘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杭州酱鸭,这马二先生一筷也不曾动得,却是另外叫来了几碗米碗。马二先生先捧起其中一碗,把东坡肉的汤汁先淋了些在米饭上,再拌一拌,然后夹起肥腻腻的一块扔进嘴里大嚼起来,然后又飞快的扒了几口饭。

    一碗东坡肉就把两大碗米饭送下了肚,马二先生又把西湖牛肉羹的汤浇在第三碗米饭上,又向跑堂的要了点好咸菜。这拌过的米饭,就着这好咸菜,就如同长江流水,又好似风卷残云,一眨眼之间又是两大碗米饭下肚。

    小蛮和景墨虽然都是好吃之人,不过通常只是观色、品香、辩味、尝鲜而已,如今看见这位马二先生如此好味口,不由得暗暗称奇。

    四大碗下肚之后,这马二先生算是有些饱了,才与小蛮并景墨推杯换盏起来。

    三人聊了些杭州风物,可是身在西湖不自觉地又谈到了苏东坡、苏学士身上,景墨问道:“苏东坡热爱着自己缔造的美,比如这美丽的西湖,和一切受他庇护的小民百姓。他把自视清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温情,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数百年之后一提到东坡先生,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

    本来官衙位于杭州中心,但东坡先生却喜欢在较为诗意的地方办公。他常常在寿星院办公,因为那里景色如画,看公文不在寒碧轩,就在雨奇堂,雨奇堂即从苏东坡的诗篇“山色空濛雨亦奇”而得名的。有时,东坡先生办公的地方更远,是离杭州城十里或十五里以外的山里,有时竟将办公桌直接搬到西湖边上。据《梁溪漫志》记载:伴着杭州城的湖光山色或西湖的烟波浩渺之气,苏东坡谈笑间就将一天的公事办完了。落日余霞,苏东坡骑马回家,街道旁总是拥簇着想一睹大名鼎鼎的苏才子芳容的民众。”

    马二先生感叹道:“读书之人,首在举业,夫子在而今, 也要念文章、做举业,否则,哪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只恨小可愚鲁,连举人也不曾中,不然如东坡先生一般造福一方百姓,岂非大慰平生的快事?”

    聂小蛮道:“马兄大有古君子坦荡之风,更兼心中以百姓为念,我看来绝非久在人下之人,早晚必得高中。”

    马二先生谦虚了一回,景墨又道:“说起造福百姓,我在宋人笔记中还读到过一个关于苏东坡断案的故事,不知道二公可有兴趣。”

    小蛮听到“断案”二字,自然好奇心大起,便道:“哦,愿闻其祥,快快讲来。”

    景墨把杯中酒一饮而饮,然后才说道:“宋人笔记《春渚纪闻》里就记载这样一个有趣案件:一绸缎商将一个扇子商诉至衙门,原来扇子商曾经向原告绸缎商借了大约价值两万钱的绸缎用来做扇子,约定还钱的时间到了,但扇子商并没有还钱,于是绸缎商将扇子商告上衙门。

    苏东坡查明案情得知:扇子商最近由于父亲去世,花了一大笔钱进行安葬;再加上虽然夏天到了,但天气总是在下雨,天气凉爽导致做出的扇子一直卖不出去,所以无法如期还钱。该怎么办呢?若判扇商限期还钱,无疑会逼得他家破人亡,可若不判给绸缎商公正,绸缎商一家人也要正常生活呀。

    苏东坡思来想去,想出一能两全其美的办法。苏东坡给扇子商说,要帮他卖扇子还钱,吩咐扇子商回家取二十把扇子来。扇子取来,苏东坡拿起判笔,在扇子上画上石头,画上枯木,画上竹子,画上兰花,不一会儿,二十把扇面上就有精美的图案。苏东坡嘱咐扇子商说,将扇子拿到你家门外,一把扇子至少能卖一千钱。果不其然,扇子商拿出一卖,此时哪里还是在卖扇子,分明是众人在抢扇子,很快两万钱就凑齐了,欠款终于还上了。”

    小蛮点头道:“从这个传说来看,可以看出他这个地方官与那些严峻刑法的酷吏相比,似乎有点儿以情代法,但恰恰是苏东坡的做法反映出他深切地关怀民生疾苦,为百姓根本利益着想的为官之道。”

    马二先生也道:“我适才游玩时听人议论,这杭州人口数十万计,且位于钱塘江口,是水陆会集的地方,时常有疫病流行。有些历经证明确实有效的药方,苏东坡便公布于众。但他对这种零星的、毫无组织的帮助病人的办法,颇为不满。于是,苏东坡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又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组建了一家名为“安乐坊”的医倌,主办此医院的道士,朝廷酬以紫袍和金钱,两年内治疗了上千个病人。后来,医倌迁至西湖边上,改名为安济坊,苏东坡离开杭州后,医院还照常为人看病。”

    小蛮点点头,说道:“如今医倌便处,救人无数,却不知道是不是苏东坡所开之先河了。”

    景墨道:“我看天气好些了,现在还早,要不我们再到吴山看看。”

    三人于是又一同来游吴山。吴山“胸前竹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自古就是登高览胜的佳地。在山岗上,马二先生左边望着钱塘江,明明白白,右边又看得见西湖、雷峰一带,湖心亭都望见。

    再看钱塘
>>>点击查看《御史馋猫都察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