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一百四十二章和光同尘

    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崇祯皇帝虽说不了解细节吧,但心里却也清楚是咋回事,无非就是层层盘剥,和光同尘嘛。

    坏的风气横行官场,那就会摧残好的东西,就跟劣币逐良币一个道理。

    官场吏治,一直都是历朝历代君王,所极为看重的。

    只是崇祯朝的吏治,可谓是承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之影响,算彻底败坏到根子上了。

    一个平叛事。

    一个赈灾事。

    这是大明在京的文官群体,所心心念念的金山银山,亦是沿途的地方官、武将,所上下其手的好机会。

    像辽东将门这一准军阀势力,是怎样滋养起来的?

    还不是从天启朝的平叛事,朝廷调拨大批钱粮,被各级官员,被各级武将,层层盘剥以后,又吃空饷喝兵血,没事搞上一两场小胜,在朝贿赂官员,来回着倒腾来,倒腾去,慢慢就积攒了实力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这辽前的战场啊,已然不是大明的平叛场,渐渐变成了名利场,博取名望,擢升仕途,大捞特捞。

    “赈灾公署这件事情,温卿要尽快在朝着办。”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温体仁道:“就近些年来,大明治下频生的灾害,朕觉得以后的年景,大明也好不到哪儿去。

    若不从根源解决问题,减弱一部分灾情影响,那日后的大明啊,甚至连征收赋税的地方,都没有了。”

    “陛下,此言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温体仁想了想,开口道:“臣觉得特设赈灾公署,恐会在朝引起风波,就当前……”

    “温卿,你是在教朕做事吗?”

    崇祯皇帝眼神冷厉,盯着温体仁说道:“不然,此次直隶和山东两地,赈灾所需粮饷,就由温卿来解决?”

    “臣不敢!”

    温体仁闻言大惊,忙行跪拜之礼,向崇祯皇帝作揖道:“臣就是有些担心,臣不该讲此等言语。”

    对温体仁那点小心思,崇祯皇帝太清楚了,无非就是特设赈灾公署,触碰到朝中很多人的利益。

    他担心这件事情做下去,会叫他在朝很难做,若是叫一些大臣盯上,恐他这内阁次辅之位,就跟着坐不稳了。

    “担心是正常的,但别拿此来搪塞朕。”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语气冷冷道:“先前涉及赈灾那些腌臜事,朕不想再多深究,但也千万别以为朕不懂赈灾的门道。

    赈灾公署之事,你在朝尽快着办,一应标准,皆按朕所说来办。

    这次直隶和山东两地,灾情发生的突然。

    为确保赈灾事顺利进行,朕会派人赶赴两地,诏命卢象升和袁可立,筹建两地赈灾行署,组织地方灾民,以工代赈。”

    大明的财政体系,你们这帮贪婪的家伙,一个个暗自上下其手,就算了,朕现在没有精力和时间,搞什么反贪行动。

    但一个个吃相别太难看。

    朕内帑辛苦抄家所得,积攒的那点银子,想干点正事,以拔除一个个隐患,日后好腾出手收拾你们,可敢把心思放到这上面,那就说道说道了。

    崇祯皇帝不是没有想过,出台整顿吏治的措施,真正去大规模的抓老虎,拍苍蝇,来场肃贪风暴。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可他若是真这样做,就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到时都不用建虏和流寇,继续造大明的反了,这些当官的,领兵的,一个个就先造大明的反了。

    山西爆发的民乱,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嘛。

    以韩爌为首的维稳内阁,该狠用的时候,就必须要狠用,你不能一边享受着权柄,一边却不想为君分忧吧。

    等崇祯皇帝彻底掌控北直隶,逐步在这个基本盘上,夯筑起一根根梁柱,能支撑起来大明半边天。

    那后面的事情,就可以变得有意思了。

    ‘这温体仁和周延儒,就要时不时的敲打一番,不然一个个都当起缩头乌龟了。’

    看着温体仁离开的背影,崇祯皇帝双眼微眯,‘一个个想当权相吧,还想顾忌官声,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啊。

    要么就老实做事,要么就辞官告老,想这也得到,那也得到,当个骑墙派,是不现实的事情。’

    搞赈灾公署这件事,未尝没有崇祯皇帝,想通过赈灾,来磨练出一批底层官员的构想。

    将赈灾公署的吏员补充,明确到生员这一层级,就是崇祯皇帝想给科举无法更进一步,以此高中的寒门生员,所开辟出的一条路。

    等到大明治下灾害频
>>>点击查看《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