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从八百开始崛起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02章 上来就要光膀子?(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从八百开始崛起 章节目录 第202章 上来就要光膀子?(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人员就趴在城墙垛口的工事上射击,很容易被日军的山炮、步兵炮和掷弹筒攻击,所以唐刀打算的是和四行仓库一样,将厚达四五米的城墙生生掏出‘射击孔’。

    当然了,城墙和混凝土墙不同,所谓‘射击孔’其实更应该叫掩埋在城墙内部的‘地堡’。

    就是从城墙后方进行土木工程作业,以足够坚韧的木头做支撑,在某段城墙内挖出一个能容纳5到6人的空间,空间距离穿透城墙尚有半米,再掏出一个大约一平米的射击孔。

    而后,在射击孔内部再辅助以十毫米厚钢板和原木以及沙包,这样的防御强度,哪怕就是遭遇75米野炮正面轰击,都能扛住,除非日军动用更大口径加农炮,或者是用航弹将整段城墙炸垮。

    四面城墙,每一面城墙将会有六到八个这样的地堡设计,而想将这样的地堡在城墙内部联系起来无疑是极为困难的,那就用最简单的办法,外部的交通壕,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物资和人员输送的安全。

    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能保证每一段城墙有两门步兵炮或是速射炮对正面进攻的日军进行打击。

    这种战术理念其实并不新鲜,几乎和四行仓库中守军所使用的如出一辙,不过就是利用坚固的壳先行阻挡,想攻进来,那你得先想办法把这层壳剥掉。

    也就是现在要面对的日军数量更多,火力更强,但松江城内的战略纵深也更大,中国军队最常用的迫击炮躲在构筑好的坚固工事里,一样可以对2000米射程范围内的任何日军形成打击。

    只是,在纸上画画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一定容易,不仅是需要时间,需要人,更需要工具和材料。

    现在松江已经拥有的人力大约是松江保安团2000人,43军600人,四行营100人,青壮募集差不多3000人,总计不足6000人。

    想凭这点人手,要想在短短24小时之内完成城内纵横交错、宽一米五深一米五、长最少20公里的各种战壕,都已经是痴人说梦了,更何况还有唐刀规划的各种火力点?

    连老谋深算的郭中将,这会儿也是看着唐刀画出的规划图纸,愁眉紧锁,有些一筹莫展。
>>>点击查看《从八百开始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