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拯救大兵中医 > 拯救大兵中医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25章 滇西住事(中)(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拯救大兵中医 章节目录 第325章 滇西住事(中)(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宋书霖有些愤愤然地喝了一大口茶水继续说道:“我担心的是,一旦污水横流,清澈的草原水变成黑糊糊的臭水,浸泡着连牛马也不愿意低头嚼一口的乱草,香格里拉恐怕就会变成臭格里拉,再也不能吸引外地游人花时间给他们送来金钱和财富了。

    那么,高原上的产业结构转化如何进行呢?森林不让砍伐了,木头财政无法为继,但是没有别的产业可以挺上去。好不容易搞起旅游产业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却被急功近利糟蹋掉。到那时,老百姓喝云雾,吃空气去?

    目前这样子,去中甸的人比丽江少许多,许多人宁愿转道九寨沟去也不去中甸了,不就是看个藏区风景吗,有的是地方可去,谁愿意非得去一个地方挤?可替代的地方多得是。

    其实有时候想想,交通不便就不便吧,不然人更多,环境压力更大,更早到达不可开交的地步。有些大导演在当地拍一些外景,曾经把外景地搞得鸡犬不宁,拍完戏他倒是拍拍屁股滚蛋了,可却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和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外景地。

    从这个角度看,中甸到德钦或者中甸到稻城的公路状况不佳,是好事,交通不便,无形中提高了进入当地的门槛,限制进入横断山深处风景地的游客人数。许多地方没有防范处理措施和长远规划就贸然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只能是吃祖宗饭,断子孙粮,这样的缺德事情少干一点更好。”谈起这些往事,站在另一个层面看问题的宋书霖教授有些愤愤然了。

    现在全国都在打旅游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滇省旅游事业的发展有显著的加快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居民,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因收入提高而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对到风光民俗皆突出地区的旅游需求大大提高;其次,1999年春城世界园艺博览会刺激了全国各地游客到彩云之南旅游的热潮。

    为了配合这样一个热潮,滇省各地也纷纷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是在通讯和交通方面;此外在酒店和游客住宿方面的投资也有很大增加。

    好在,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已经尝到旅游业带来好处的当地民众开始注得保护自然环境,环境基本上成为各地各民族自觉的行为规范。因为他们也知道,游客乱扔杂物,污水不加处理就排放会严重影响地方和景点的形象和面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都已经基本成为这个地区的产业支柱,没人来游玩了他们以后为什么去?因此地方政府和民众都比较注意,下意识的去做一些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事。

    但是,他们只是一种意识性的行为,他们并没明白这个地区能吸引游客前来的真正内涵是民俗,在民俗保护方面,从目前前看来,无论是省级机构,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深层次的考虑,许多东西只是一个口号的宣传,没有实际的行动计划。

    外来影响和游客对本地少数民族社区的冲击,对其文化传统的影响,短短十多年时间,已经消蚀了部分民间传统。民间传统好不好,需不需要保护,如何去保护?这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考虑。

    以著名的女儿国为例,宁蒗泸沽湖落水村原生态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使得永宁乡打算将这种成功的做法全体推广,很是有些扩大圈养范围的意味。借鉴自然生态保护区那种外围有实验区,边缘有缓冲区,核心地区有严禁任何活动的核心区的做法,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来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既能发展旅游,又能充分保护核心区文化传统的不受或少受游客的直接干扰。这是一很好的经验,如果盲目扩大范围,就彻底变质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滇省人文的东西不太多,滇省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依靠民俗来吸引全国和世界各地游客,而自然景观主要起到一个背景作用。自然景观没什么稀奇的,虽说各地有各地的独特的自然景观,但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它具有可替代性,雪山景观在全国各地多的是,川省、青海、新疆和西藏,青藏高原范围内的雪山数不胜数。

    滇省人引以为自豪的植被和森林景观更没什么特色,可以被青海,贵州、川西,内蒙、新疆所替代;滇省的河流湖泊景观可以被青海、川省替代。但是在这些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各民族人民以及其多彩多姿的民俗传统,却无法被别的地方的民俗所替代,民俗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它有个演变历史,滇省民族众多,每一个小盆地内又自成一景,这才是滇省特有的人文景观。

    滇省是新兴旅游大省,但绝对称不上是旅游强省。

    整个滇省旅游开发成功的地区首数丽江,许多原本只是计划到丽江一游的人因留恋丽江,甚至居住在丽江研究丽江地区的民俗和民族传统,道理就在这里。

    这里的自然环境固然优美雄浑,但是如果没有民俗的有机结合,没有独特纳西文化的岑托,就有较大的可替代性。所谓可替代性,就意味着游客可以转移到别的地方,本地的旅游业下滑,从而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滇西北的民俗,是整个旅游环境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如果只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而忽视人文民俗的环境和传统,滇西北的旅游业竞争力便会
>>>点击查看《拯救大兵中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