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我的荣誉勋章 > 我的荣誉勋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一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的荣誉勋章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一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经过二十分钟的急行军,突击队终于赶到机场附近,黑乎乎的几间木屋伫立在空旷的机场旁边,灯火全无,显得十分诡异。机场修筑的已初具规模,月光映照下,跑道的轮廓清晰而明显,大量木材被堆放在空地上,估计是用来搭建机场配套设施的。

    那几间木屋应该是日军的住所,不知战俘是不是也关押在里面,自然是突击队的攻击重点。李浩洋认为应该马上展开迅猛攻击,多等一分钟战俘就有可能被杀害,速战速决才能减少伤亡。

    但摩根中校比较谨慎,机场的情况不明,日军可能有埋伏,贸然冲过去会有危险。李浩洋清楚摩根中校是担心突击队会在空旷地带遇到伏击,四周没有掩蔽物,伤亡一定很大。可如果犹豫不决,突袭的优势就会丧失,两者各有利弊,就看指挥官如何决断了。

    李浩洋虽然急于营救战俘,但也明白摩根中校的担忧不无道理,强行坚持很可能会引起摩根中校的不快。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华裔士兵,要想在种族歧视较为严重的美军中混下去,不能光靠作战勇猛,也必须要有强硬的后台才行。

    摩根中校为什么能顺利组建突击营,获取别人获取不到的各种资源,除个人能力外,麦克阿瑟将军这个大后台绝对是主要原因。自己虽不是当将军的材料,但有摩根中校这样的后台支撑,肯定是有利无害,对今后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帮住,不能轻易舍弃。他来自二十一世的中国,深知有背景和有后台的重要性,但如何利用也是一门学问。

    李浩洋随即请求带人前去木屋侦察,确定日军有无埋伏,然后再展开攻击。摩根中校觉得这个方法比较稳妥,当即同意了李浩洋的请求,派给他十个人,对木屋进行快速侦察。对于李浩洋的能力,摩根中校毫不怀疑,这样的危险的任务派他去最合适。不过他还是叮嘱李浩洋千万小心,如果发现有埋伏,马上撤离,不可强冲。

    李浩洋领命而去,带领十名精悍的突击队员迅速朝木屋靠近,各自保持一定距离,搜索前进。机场附近的植被都被清除干净了,地面上的野草只有一尺多高,视野良好。几间木屋内部漆黑一片,毫无生气,如同被遗弃的鬼屋一般。

    随着逐渐靠近木屋,李浩洋便感觉有些不对头,四周太过安静了,竟然连虫鸣都没有,日军肯定有埋伏。但他不能仅凭感觉就后撤,一定要将埋伏的日军吸引出来才行,这个险必须冒。他毫不犹豫地带队冲向木屋,屋内若有日军埋伏,必定会开枪拦阻,埋伏自然暴露。

    李浩洋带头前冲,距离最近一座木屋还有十多米时,屋内突然冒起火光,机枪射击声瞬间传来,连续不断。他立刻打手势让队员们散开,迂回包抄有机枪的木屋,同时开枪还击,压制其火力。十名突击队员全部使用M1冲锋枪,一起开火威力惊人,单薄的木屋立即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日军的机枪火力骤然停顿下来。

    日军机枪火力一停,李浩洋当先靠近木屋,扬手投入一颗手雷,起爆后果断从正门冲入。他一进门便侧闪至一旁,冲锋枪横扫可疑部位,借着枪口焰的闪光来确认日军的方位。但屋内并无日军踪影,已从另一侧偏门逃走了,似乎并不打算死守。

    李浩洋见日军的举动很反常,怀疑他们是在诱敌深入,但此刻已是箭在弦上,无法后撤,继续前冲是唯一的选择。他马上从偏门穿出,刚好看到两名日军钻进下一间木屋,一人手里拎着轻机枪,一人背着弹药箱,应该是一个两人机枪小组。

    李浩洋急忙加速追赶,想尾随日军进入木屋,但屋内已有日军躲藏,看到有美军冲来,马上开枪拦阻,迫使他不得不放慢速度,等候其他队员到来。这几间木屋大致呈前后两排排列,中间相隔十几米,各自独立,也可相互支援。

    其他队员很快赶到,在李浩洋的指挥下,立即对当前木屋展开攻击。依旧采取强突的战术。先用冲锋枪实施火力压制,然后抵近投掷手雷,接着破门而入展开清剿。屋内的日军似乎无心恋战,稍作抵抗就后撤,突击队员的火力优势无处施展,很是郁闷。他们只有是十几个人,无法对木屋形成合围,只能是追着日军打,逐屋搜剿,费时费力。

    李浩洋发觉这样打下去太被动,不能让日军牵着鼻子走,必须改变战术,夺回主动权。他随即下令停止追击日军,仔细搜索每一间木屋,寻找战俘的踪迹,这才是首要任务。队员们停止追击,派几人监视日军的动向,其他人击中搜索已攻占的木屋,看看有没有战俘驻留的痕迹。

    这时,后方的摩根中校用手持电台联系李浩洋,询问情况。李浩洋接过通讯兵递上的手持电台,简要说明当前的情况,并打算稳步搜索战俘,吸引日军来攻,试探出他们意图。摩根中校同意李浩洋的做法,结束通话后,亲自带队过来支援。

    李浩洋觉得现在情况不明,支援部队全部压上有些冒险,但夜间搜索需要大量人手,当时并未提出自己的担心。摩根中校很快带队赶到,兵力达到五十名,足以应付任何突发情况,随即开始大规模搜索。

    摩根中校将突击队分成两组,每组二十五人,自己和李浩洋各带一组,从两
>>>点击查看《我的荣誉勋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