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大文豪(校对) > 大文豪(校对)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7部分(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文豪(校对) 章节目录 第257部分(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呃……陈凯之很难为情地道:“下官……”

    张敬似乎想给陈凯之留点面子,便语重心长地道:“你不必说了,大家心清就好。而当年的勇士营,人数是今日勇士营的十倍,所费的钱粮,更是今日勇士营的数十倍,可结果……竟连乡勇都不如,你看,陈公还敢花这个钱粮吗?这若是说出去,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陈公力排众议,勾结了勇士营,得了什么好处呢?”

    “而至于凯之,就不要白费功夫了,你教化他们是教化得很好,不但娘娘高兴,内阁也甚满意,无论宫中还是内阁,都对你极为期许的,你瞧,这是好事啊,你精力也是有限,心思还是多多花在翰林院里,而至于那勇士营,只要保证他们不出乱子就可以了,别想着真去调教他们了,现在凯之知道咱的心思了吧。”

    陈凯之何尝不明白,只是陈公方才没有把话讲透,却不知为何,这张敬跟他没什么交情,倒是好心肠的给他一古脑的都捅了出来。

    只是,陈凯之真恨不得立即捶胸,遇人不淑啊,为何经史里没有关于这勇士营这样的记载?

    不过细细一想,也是在情在理,这等丢人的事,多半也不会记录下来,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大抵也只限于朝中的中枢大臣和宫里而已。

    他只好尴尬地道:“多谢张公公提醒。”

    张敬笑了笑道:“咱家的话已说尽,陈凯之,你好自为之吧。”

    “好的。”陈凯之点头。

    陈凯之向他作揖告别,只是心里,却不免有些疑惑,这张公公,为何和自己说这个,自己和他很熟吗?

    回到了待诏房,梁侍读理也不理他,不过却显得忐忑,不知陈凯之和陈公到底说了什么,却见陈凯之一直沉吟不语,一时也不知这陈凯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反而心里更是不安。

    待下了值,陈凯之打马而回,匆匆上了山,而此时,丘八们已经开饭了。

    这时候,再看这群吃货,陈凯之十分的怀疑自己前期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了,一想到这里,他便感觉心口一阵阵的痛。

    他细细一想,特么的,猪阉了,牛也买了,羊圈还有鸡子都置办妥当了,便连铁坊都已经开始营造,到了这个地步,自己还有退路吗?

    吃饱了饭,便有仆役端来了一大锅的羊奶,这时代也没什么牛奶,不过羊奶却还算常见,即便如此,也算是奢侈品了。陈凯之自山下买了一些产奶的羊来,奉行着每天两杯奶的策略。

    现在看着这羊奶,陈凯之有些恍神,跪坐在下头的丘八们现在正喝着热腾腾的羊奶,一个个露出舒服的表情,这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就连奶,里头还放糖呢。

    这个时代的糖,价值可是不菲的,寻常人家都舍不得放。

    奶已经很奢侈了,再加上糖,陈校尉虽然苛刻,可在这方面,却从不含糊。

    问题的重点是,他如此的舍得投入,别到最后,钱砸下去,连个响声都没有,而他……又是一个英国公?

    第385章

    整装待发

    为了保证这些人的营养,足以支持高强度的操练,陈凯之可是下了血本,只是……

    现在陈凯之很惆怅啊。

    他幽怨地看着这些人愉快地吃着、喝着,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好吧,要调整心态,事已至此,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试,一定是成功不了的,试了,说不定还有成功的可能呢!

    既然下了决心,那就得认真对待了,于是陈凯之开始拟定新的细节。

    他知道,要改变这些人,就必须灌输忠义的教育,可能在上一世,所谓的忠义成了傻缺的代名词,或者是封建思想,可陈凯之很清楚,这才是根本。

    在次日的课堂里,陈凯之讲的乃是《三国演义》,自然,为了抹去三国之中在这个时代的痕迹,陈凯之特意抹去了大汉,将其改为了架空。

    下午的操练,也开始变得严格起来,他必须让这些丘八渐渐的麻木,就如他们与生俱来的带来了许多的杂质,陈凯之则需手握着铁锤,百炼成钢,将里头的杂质统统捶打了个干净。

    这些人虽曾都是扶不上墙的泥,可令陈凯之又增添了一点信心的是,这操练却进行得还算顺利,其中最令陈凯之惊喜的是,雕漆儒生和丘八们的磨合很顺利。

    随着文课的加重,陈凯之甚至开始进行每月一次的摸底文试,文试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实不过是默写陈凯之布置的课文而已,而不及格的,体罚也不轻,这就导致丘八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向儒生们求教,双方一同读书,一起吃饭,一起操练,甚至一同为山上除草、采伐,这雕漆之儒便如新鲜血液一般,开始注入丘八之中。

    此时,原有的同乡观念已经开始瓦解,不再是你和我都是青州人,所以无论你和谁有冲突,管他有理没理,大家自己人,自然会站一起了。

    恰恰相反,同袍、同窗的概念,开始渐渐的滋生出来,至少内部的矛盾里,儒生与某个丘八发生了冲突,其他
>>>点击查看《大文豪(校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