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大文豪(校对) > 大文豪(校对)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37部分(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文豪(校对) 章节目录 第137部分(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万众瞩目下,从锦盒中取出了一篇文章来,而后蹑手蹑脚地走到了人爱碑前站定。

    “是人榜!”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许多人目带期盼地紧盯着童子手上的文章。

    而这童子,在瞩目下,小心翼翼地将文章张贴在碑上,而后,他们悄无声息来,也是悄无声息而去。

    可他们一走,人群顿时汹涌,无数人涌到了这碑前,在这里,一篇文章赫然在目——《赋税论》!

    而最下的题跋,却是——陈凯之。

    “陈凯之……陈凯之是谁?”

    “是文昌院的陈凯之!天,他的赋税论竟得到了学士们的青睐。”

    无数人的声音不约而同地带着颤抖。

    赋税论传播本就有限,只有少数的文昌院书生略知一些,有人觉得发人深省,有人却不以为然。

    可现在这榜一贴,却是无数人惊呼。

    乃至于那嗤之以鼻的人,现在也再不敢腹诽了。

    因为天人榜就是权威,天人榜所代表的,乃是大陈最权威的解释权。此文一旦入榜,谁还敢质疑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接下来所引发的,只会是最广泛的讨论,上至庙堂,下至穷乡僻壤里某个破败的小私塾,每一个人,在未来的相当长岁月里,都将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

    掌宫大人已是到了,他快步地赶到了碑文前,已经来不及去了解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他的眼眸扫过陈凯之的名字,却还是惊叹于这个金陵解元所带来的巨大反响。

    陈凯之?这人怎么没有印象?

    不就是当初那个咄咄逼人的家伙吗?

    而就是这么一个人,今儿成了令这学宫都为止惊叹的人物,可真是令他怎么也想不到啊。

    随后,掌宫大人站直了身躯,面无表情地道:“来人,呈文。”

    “是。”

    天人阁任何的文章出世,学宫的职责,都必须火速地将这文章呈送宫中,这即是呈文。因为即便是当朝的统治者,既是独尊儒术,那么天人阁便是儒术的代表,无论宫中的神经敏感不敏感,当天人阁有文章出世,这文章势必也要挑动神经。

    一个学官,已经火速地对文章开始进行抄录,在这沸沸扬扬之中,骑上了快马,离了学宫而去。

    好在今日学宫乃是沐休之日,多数在京的读书人,都没有至学宫来,只有一些外地的读书人在学宫住宿而已,否则……还不知会引发怎样的混乱。

    “赋税论!”忙完了自己的职责,掌宫大人,此刻却不得不认真端详起这篇此前可能即便听说过,也不会引起太多注意的文章起来。

    ……

    此时,正在洛阳宫里的陈凯之,显然还不知道学宫里的盛况。

    陈凯之此时的心情依旧不能平复,宫中给陈凯之的感觉,却是有一丢丢的奇妙。

    因为在书中,此时自己行了礼,作为君上,理应是该迅速说一声免礼的,虽然自己是草民,可是为君者,该有为君者礼贤下士的态度。

    可是……过去了很久,整个文楼里,竟是悄然无声。

    一直的沉默……

    这是一种压抑的力量,使陈凯之有些小小的紧张。

    想不到凯哥也有紧张的一天啊。

    太后无语凝噎,只是这凝噎,却在心底。她抿着唇,不发一言,并非是不想叫一句免礼平身,只是她害怕,害怕自己开了口,泪水便要扑簌而下,忍不住恸哭。

    所以,她只是眼眸不经意地瞥到一边,却用那眼角去凝眸于陈凯之处。

    群臣们也感觉到奇怪了,太后为何不发一言呢?

    群臣的心态各有不一。

    赵王也料不到自己又会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不过他和北海郡王,终究没有表露什么。

    因为对于高高在上的他们来说,小小的陈凯之,终究是太渺小了,渺小到他们无数次忽视了这个蝼蚁一般的存在,为了这个小子而动怒,这……犯不上……

    倒是那和陈凯之有过几面之缘的张俭,再见陈凯之,却有些震撼。

    他忍不住微微皱眉,显然是不喜陈凯之的,此时又见太后一直不肯开口,反令他生出了疑窦。

    他搜肠刮肚,猛地想到了一个可能,原来如此。

    于是他淡淡一笑,接着厉声斥道:“陈凯之,你可知罪?”

    咦?这样也有罪?

    陈凯之就是如此,紧张是有的,可是一旦被人针锋相对,心底的野性瞬间迸发出来,我去,我特么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招你惹你了?

    陈凯之不惊不怒地道:“不知何罪?”

    张俭捋须,淡淡道:“你口称见过娘娘,为何不称见过陛下?我大陈天子在此,你如此篡越,这是欺君之罪。”

    其实张俭也未必真是诚心想给陈凯之难堪,只是他隐隐觉得,太后这出乎寻常的反应,理应是因为陈凯之说错了话,既然如此,自己点出来,虽没什么功劳,也显出自己的正直。

  
>>>点击查看《大文豪(校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