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女官 > 女官目录 > 正文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册封太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女官 正文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册封太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依照赵婠临走前的嘱咐,嬴昭与护国十三太保中的其余七位皆住在护国公府。并且出行时,都有由车马行中调来的人手担当护卫。那两位九品上的老人家也应邀进驻府内。

    苏偃住得近,自然常来常往。宜王妃等王府家眷不常住在王府之中,一年里有八九个月在恒京郊外的别院内居住,故而宜王很少回王府。他乃御林军主将,在清水园有皇帝赐予的院落,又是皇帝自始至终都极为信任的人,向来随侍君旁。只是近来因某些事,宜王也不大住在清水园,反倒常伴着嬴昭居于护国府之中。久而久之,护国公府便成为翌德府圈中人聚集议事之处。

    今天大早朝刚过,宜王便与嬴昭的王驾一同到了护国公府。不一时,翌德府圈中人尽皆抵达,除了还在养伤的孟生义老大人,没有一个拉下。

    护国十三太保中的老大宜王世子嬴晌如今也是翌德府此方中坚力量,他的武力值虽然不高,但脑袋瓜子绝对够用。孟生义老大人一语中的,嬴晌日后绝对会是第二个赵婠,满肚子的弯弯绕。他年纪是小,心眼可不少。在众人议事时,很能出些主意相帮。

    见今天的人到得如此齐整,嬴晌知道定是有要事,赶紧把其余六太保都叫齐了,一并在旁边听着,这是学习的好机会。大人们也愿意教教孩子,反正十三太保的家长尽皆是翌德府圈中人。

    见父王满面忧色,嬴昭也深皱眉头,其余各位伯叔皆面沉如水。嬴晌招呼人上了茶水点心,问道:“父王,朝上又有何变故?”

    他挺纳闷,就连那所谓二仙气焰嚣张地堂皇居于朝堂之上,对大秦政事指手划脚,大家都没有这么担心忧虑过。今天这是怎么了?看样子大朝会上一定不安静。

    宜王叹道:“今天陛下出席了大朝会,当殿宣布要在十一月初八举行册太子大典。”

    随着从端贤府里走出的二仙在皇帝陛下面前成了座上贵宾,嬴晌已经料到朝堂之上会出现大幅度偏向端贤府那边的情势。就如同赵婠数月之前在恒京城一样。储位争夺,不就是昨天东风压倒西风,今天西风又吹跑了东风么?

    赵婠离去之前,也曾经对留下看守府邸的太保们交待过,若事有变故,该隐忍时当忍住。有她领兵在外,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端贤王,凡事都不会做得太过份。

    从青原之上也有消息慢慢传来,当赵婠几乎明目张胆地聚敛着那些皇帝都无可奈何的地方武装时,朝堂之上的风向不可避免地会相应有所偏颇。有人甚至说,皇帝的头疾就是被赵婠给气出来的。

    因而包括嬴晌在内的护国府众太保心里都有数,即使册封太子确实是突然了一点,但皇帝陛下以此事来做为对赵婠敛兵的反击也很正常。于是嬴晌毫不在意地笑笑道:“册就册呗,等师父和越叔叔回来,自然风平浪静。”

    旁的六太保也点头赞同。笑话,等赵婠和越乐再回来,那七千大军只怕就要变成三五七万,谁敢忽视这支可怕的军队?不说立国时日尚短的大秦,先越朝立了太子又废掉重立的事儿可绝不在少数。

    甚至,跟了这胆大包天、肆意妄为的师父,护国太保们在潜意识里竟都有了很隐秘的可以被视作大逆不道的想法。就算是那个人坐了皇位,只要师父愿意,又怎么不能换个人上去?此时,七位太保皆以为被册为太子的是端贤王嬴显。

    宜王一看嬴晌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解释道:“册的是昭儿为太子。”

    嬴晌慢慢张大嘴巴,与旁的六太保面面相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在端贤一方几乎掌控了朝堂的情况下,皇帝陛下要册嬴昭为太子?从皇帝陛下这段时日的表现来看,这怎么都像是头脑发昏之后的举动。

    再者,端贤王那方会答应?册了太子然后再废,确有其事不假,但那也得找到十分之好的借口才行。需知册太子不仅要诏告天下,还得报告给嬴氏祖先,必须在皇家太庙中斋戒祭祀呐!

    “孩儿没听错吧?”嬴晌挖了挖耳朵。

    这段时日跟在赵婠与越乐身旁,耳濡目染,所有的护国十三太保包括最没心没肺的嬴晗在内,都不再是当初文渊书院那些嘻嘻哈哈不知忧乐的小屁孩。

    尤其是赵婠离京之后,留下的七太保都在翌德府圈中或多或少办了些事情。因而,此时听见陛下要册嬴昭为太子,他们细细思索之后的反应全部都不是喜悦,而是与大人们一般无二的担忧。

    一直沉默不语的嬴昭从袖子中抽出卷成一团的纸张,“啪”扔在桌上,沉声道:“这是从圣旨上抄下来的,看吧!”

    嬴晌展开纸张,直接忽视了前面一大堆骈四骊六的赞颂之词,目光落在“事父至孝”四个字上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果然看见十一月初八册嬴昭为太子的内容。饶是他自诩脑瓜灵便,此时也有些无措。

    苏偃呷了口茶水,道:“今日已是十月二十七,就算要册太子,也断没有如此匆促的道理。哪一次册立太子,不是提前数月就诏告天下,而后精心准备的?就是黄道吉日,也必须由慈恩寺的高僧颂经四十九天再挑选出来。这回册封太子,不管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单
>>>点击查看《女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