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女官 > 女官目录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远来使,叵测意(一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女官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远来使,叵测意(一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女官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远来使,叵测意(一更)

    

    今天有两更,其中一更是PK分加更章节。www.xiaoshuo5201.com

    给各位亲报告一下下,十月一日《女官》就要上架了,这是必然的“归宿”,不可抗啊不可抗。某肖在这里请求各位亲让文文继续窝在书架上,请有能力的亲继续支持某肖,订阅正版阅读,某肖深鞠躬,不胜感激。另外,弱弱地预定十月份的粉红票,据说按以前惯例国庆七天双倍分数,亲们能在这七天里把某肖砸晕么?

    啰嗦一大篇,顶锅盖跑走,还有几章就进入某婠人生第一个大事件喔!^^

    --------------------

    正如当日密王世子时所说,当断魂关被西秦军攻占,北燕人害怕了。燕帝震怒,不仅将断魂关大统领及两员副统领阖府尽皆处死,还株连了他们的父母妻三族。此三族之人男丁死,女眷发卖官奴坊。

    这场大杀戮将北燕官场震了三震,牵连极广。据说若非三太子拼死求情,只怕连因故提前回国的皇室机关大匠慕容浔都免不了一场重罚。

    不过,有重罚却也有重赏。那些死而不降的机关营士兵,福泽荫家人。燕帝赏下无数金珠宝物、房屋田地,且许诺日后这些士兵的嫡子,科举或是入伍,在同等条件下绝对优先录取。日后做官也好,在军中混资历也罢,晋身的第一阶比旁人都要高一等。

    无论罚还是赏,都不可能改变如今北燕的紧急局势。想当年,北燕据断魂关直望西秦北陲重地辽阳。在这三十多年里,最少有五次对辽阳城造成了最危急险峻的威胁,兵临城下更是有十二次之多。若非辽阳城被西秦人不惜血本地筑高筑厚筑坚,若非故去的任大将军王和现如今的宜王深谙兵事守城得当,本身的武道修为也不俗,这辽阳城只怕早已失守。西秦人想夺去断魂关,想得都疯魔了!

    固然,向北出断魂关,不如往南那般无大天险可守。北面那茫茫雪原,漫天遍地皆是白花花一片,越往北去越发难捱。并且,寒冷尚在其次,关键是在雪地里待的久了,人的双目会莫名瞎掉,极不利于大军行进。然而,这雪盲之症却是有法可解的,如今三国内都有对方的暗子秘密活动,谁能保证西秦就没弄到克服雪盲之症的方法?

    最要命的是,这冰天雪原,虽然一年十二个月有近十一个月的时间霜天冻地,却在每年的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一个多月里冰消雪化,会露出雪地下面的青草地,只需暖阳照上那三五日,这荒原就会变成碧莹莹的绿洲。到时候,北出断魂关便是通畅大道,西秦军可以直接兵指北燕腹地!

    北燕不得不未雨绸缪,燕帝与众臣商议了许久,终于无奈地定下了这嫁帝姬的和亲之计。当然,和亲的幌子下面,究竟打没打别的主意,就只有北燕二三重臣心里清楚了。

    此番,北燕已经做好了被西秦大大宰上一刀的准备,但为了争取时间,北燕别无选择。更何况,北燕君臣也未曾真正将希望寄托在和谈之上,为了破开北燕此时困境,他们有更好更直接的方法!

    刚过正月十五,北燕皇帝就派了使者,先奔赴断魂关,求见镇关大将军宜王嬴礴,想把北燕人请求和谈的意愿告之西秦。宜王让那北燕使者在断魂关外足足等了五、六日,方准许使者单人入关。又磨蹭了好几天,才派人赶去恒京,当面向皇帝汇报。这位可怜的燕使被困在断魂关内连房门也出不得,望眼欲穿,到了二月末才等回了宜王派去的人。

    当听到宜王亲口说,西秦英明仁慈伟大的皇帝陛下原则上同意北燕的和亲请求,准许燕使入恒京一谈时,燕使几乎要哭出声音。为了节省来往时间,苦命的孝义帝姬在断魂关的深山老林里已足足住了一个多月。

    北燕使团当天便出发了,宜王派了三个营的兵马护送,美其名曰迎亲队——有整天黑着脸,活像被人欠了百万两白银的迎亲队么?为了确保使团和谐安全地行走在西秦大地上,负责指挥迎亲队的宜王亲卫队副队长、官拜昭武副尉的任子卿,他异常仔细慎重地安排了行路事宜。

    天大亮才行路,日一昏便打尖,这是最基本的。若遇见树林子,无论大小都要派出至少三拨人马前去巡探,看有无强盗欲剪径——逢林要慎入;如果非得过河,有桥也不走,一定要坐船,说是就算翻了船,也能保下另一批人,如果队伍走到一半桥断了,大队人马岂不全都得喂河鱼?

    那荒山野岭是肯定不走的,非要绕到人烟密集的大城大镇,且通知其城守,有北燕的送亲团莅临。城守自然有一番拳拳美意,盛情邀请使团盘桓。好在,北燕使团的主事者乃礼部尚书郑厚德,为北燕众臣中有名的铁齿铜牙。如果是宜王那等只以行动来说话的武夫,尚书大人一身的本事自然没处去使,但与城守们磨嘴皮子打嘴仗还是颇得心应手。

    郑尚书早探得一清二楚,这位任副尉乃已故任大将军王的重孙,其祖便死在辽阳城防守战之中。如今领着一队北燕人,说句大实话,任副尉没拔刀剁掉几个,已经算很有素养了。尚书大
>>>点击查看《女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