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定三国 > 重生之定三国目录 > 正文 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黄逍遐想(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定三国 正文 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黄逍遐想(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针对指挥伐木的军官,让我军伐木制盾的进程陷于停顿。真毒辣啊最要命的是,这样一来,待得同天朝军交锋之时,士气,皆无啊”

    “难道女王你对此毫无办法?”神武没想到在他们印象中似乎无所不能的卑弥呼竟然会如此说。

    “也不是毫无办法,天朝军此举明显是针对我军军官。而他们所用的箭矢,据观察,其射程大约在四五百步的距离,只要我们在距离四五百步之外就安排警戒士兵,或许士兵还会有所损失,但军官却可以确保安全无虞。”卑弥呼显然早就想过了对策,听神武发问,遂说道。

    “可是,女王部下,这样一来,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啊”一身着半身轻铠的女子皱眉说道。

    此女,正是卑弥呼麾下女将中的一员,月读。话说,在其他国,乃至中原,都鲜少见到女将的身影,但是,自从倭国自卑弥呼掌权后,女子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甚至,因为卑弥呼的关系,女子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男人这也促使了邪马台国女将的涌现。卑弥呼麾下女将五人,分别是月读、玉依姬、市寸岛姬、多纪理姬、多岐都姬,其中,以月读为首,其更是总理着邪马台的兵马大权

    如果,黄逍知道这些女将的存在,一定会大骂:他娘的,怎么这么多ji

    “要不还能怎么办?如今看来,也只好就如此办了”  多纪理姬想了想说道:“天朝军此举应是阻止我军制作盾牌,只要我军能将盾牌早一日制备完毕,凭借我军士兵数量远超过天朝军的优势自然不惧天朝军,此时即使损失些士兵也是无妨的。或是,月读将军,你有什么更好的计策么?”

    “这个……”月读沉吟了半晌,终是无奈的说道:“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卑弥呼这个办法明显是想以本伤人,而且她也确实没有将这些士兵的生死看的如何的重,即使是月读等一众的将领也没有对此表示反对。毕竟倭军的士兵来源和天王军截然不同。士兵的成本实在是太便宜了。卑弥呼知道大汉有一名飞将军——李广,但是,她纵使知道带兵手段中有李广风格,但他却没有学习李广,他更欣赏程不识的带兵之法。

    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当时的太守大多是边境上的守将。  李广是名声很大的人物。李广训练部队以恩义相结,不重纪律,因此每位将领都与他交情好。作战时,他的行军布阵采用自由的作风,不拘一格,他所带领的骑兵非常精良,以机动性代替当时中国传统的行军布阵,所以李广的部队常常获胜,有时即使士兵比较少,也能以少制众,反败为胜。李广时常带领少量精锐突击队突袭匈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其实,李广的做法不是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打匈奴时,大军五道出击,武帝不让他领导正面的军队,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未尝没有道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悲剧,造成他的英雄事迹的传诵。

    程不识和李广相比,有鲜明的特点。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凡是他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而李广呢,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就好比在赌场赌钱,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程不识则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

    李广、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两个人之间难作必然的好坏评断。就亲和力与团结力来说,李广军队的五千人可以顶五万人来用,而程不识的一万人则永远是一万人,但也是不至于轻易被打垮的。程不识指挥军队的风格在汉朝延续了很长的时期,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换句话说,指挥的命令只能下达到第二级,无法下达到第三极以下。这样的部队非常坚实,但扩张性与活动性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这两类例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具体说来,居上风的时候,李广的军队较容易成功。平常的时候,程不识的作风可以维持不败。最好的方法是适当地调和这两种风格,但如何调和则是另一门大学问。从一般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不知道眼下的局势如何,还是选择程不识那种类型的人才或者采取程不识那样行事的作风比较稳妥一些。所以说,真打仗,宁可学程不时,不可学李广。

    而黄逍的军队,则是兼容并纳,虽然,他不知道程不识的带兵方法,但是,他那来自后世的带兵经验,却是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下来的精华,蕴涵着这两者的精华所在,也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一根本所在


>>>点击查看《重生之定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