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74章 开海(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章节目录 第274章 开海(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几个人都是有不错能力的聪明人。

    实际上,只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考上来的人,就没有不聪明的,有些人以为八股文非常简单,只需要

    背诵四书五经就能通过科举。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八股文这种文体虽然僵硬,但其实是对中文逻辑的极强训练,四书五经仅仅是基础而已,有四书五

    经衍生出来的各种经典注释、思维方式、形式逻辑才是核心考点。

    朱高炽先要求几个人确定开海位置,并且要尽快实施。

    众人拿着朱高炽的地图研究半响,最终还是有争议,比如登莱地区该不该开放港口,杭州、宁波地

    区该不该开放?

    泉州、广州两地距离这么近,要是不要全部开放?

    问题送到朝堂上,大家又开始激烈争论。

    既然开海已成定局,那么自然要争取最大利益,哪里开海,哪里就是通商口岸,能够获得的利益可

    想而知。

    经过众人讨论、妥协、争吵,最终确定为首批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天津、登莱、上海、泉州、广

    州。

    之后便是海关归属,究竟是隶属户部,还是单独开衙?

    夏原吉当然希望能隶属户部,然而朱高炽强烈反对。

    他的意思是海关关系的事物极为复杂,隶属户部很多事情都不能解决。

    海关必须单独列出,地位与户部相同。

    朱棣不能理解:“什么叫关联事物众多?"

    “海关有时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还需要有自己单独的部队,如果放在户部下,这怎么算?

    而且海关有时候还得出海稽查,防范海盗。”

    于是众人都理解了,海关这也是个超级部门啊,那么谁上任市舶司总司长,就是个抢手位置。

    在朱高炽强烈的建议下,海关成为单独部门,市舶司更名为海关,意思是海上关口。

    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两人,下辖清吏司、清关司、稽查司、税务司四个部门。

    各地海关向海关司负责,由海关司统一调度。

    而督察院设立专门的稽查司,用来监督海关,这是都察院自两京十三省清吏司外第十六司。

    但这支力量是单独的,虽然名义上属于都察院,但实际上权力很大,对皇帝直接负责。

    众人弹冠相庆。

    此时朱高炽却说起完全不相干的另外话题。

    “杭州之事必然有人串连同谋,儿臣以为当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否则日后朝廷之言还有谁能听?

    孩儿请父皇派遣锦衣卫至杭州,严查串连之事!”

    众皆凛然,有人阻挠,有人认为既然要查也应该是刑部去查,而不是锦衣卫。

    但朱高炽有自己的理由,这样查案速度最快,杭州地区滞销丝绸最多,如果不能尽快开工建设港

    口,丝绸又会成为大问题。

    最终,朱棣决定由刑部、锦衣卫两路人马合伙查案,刑部在明,锦衣卫在暗。

    这种案子说起来很大,但查起来很简单,这么多人明显的串连,肯定不是区区几个丝绸商能隐瞒得

    住。

    只用半个多月时间,以王半城为首的丝绸商人团伙便冒出来。

    刑部立刻对他们实施逮捕,没收家产。

    朝中震动,这么多丝绸商人,关系盘根错节,朱高炽建议,直接从三大营抽调精锐部队驻防杭州,

    以震慑宵小。

    三千营是三大营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他们全部换装燧发枪,当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迈着正步踏

    入杭州城时,引起轰动,街巷为之一空。

    统一的制服,明光闪烁的燧发枪,五十门可自由移动的火炮,让人震惊,蠢蠢欲动的杭州终于安定

    下来,王半城等人的亲属营救活动不得不停止。

    朱高炽并未做绝,王半城杀了,财产没收了,但犯罪家属并没有惩罚。

    刑部侍郎很不理解:“这样做没什么威慑力,很多犯人会铤而走险,一人冒险,全家受益。"

    朱高炽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占上风,不能理解这种想法,经过刑部侍郎科普才知道,封建社会的大家

    族究竟有多离谱,他意识到自己这种做法在这个时候并不合适。

    侍郎却说这也容易解决,把这些家族迁徙走就是。

    朱高炽一听恍然大悟。

    为何古代非要强调落叶归根?

    是因为这里是你的家族啊,你在这里会有超级多想象不到的方便,把家族迁走,大概率家族就会没

    落!

    这才是真正的威慑力。

    于是朱高炽大手一挥,丝绸商的几个家族全被迁至西域,算是帮助定远城的发展。

    杭州平静下来后,开放五个出海口的消息通过报纸以及朝廷行政命令的方式传遍全国。


>>>点击查看《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