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2章 钱庄(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章节目录 第252章 钱庄(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停用旧宝钞是朱高炽谋划已久的事。

    因为无论打造银币、金币,还是新型纸钞,无一例外都需要对旧宝钞做处理,否则朝廷信誉会大打折扣。

    但如何回收旧宝钞是个大大的经济问题,朱高炽可以补贴一部分,但不能太多,朝廷可以亏点钱,但不能亏太多。

    两种困局交织之下,土地租赁就是个好买卖。

    土地租赁并不需要花钱,只是需要朝廷支出部分旧物,送给亦力把里,承担一些新城建筑的成本,而且量大,可以大量回收使用旧钞。

    朱棣不置可否,他叫朱高炽先回去整理出来个章程。

    次日,朱高炽出宫,直奔铁器作坊。

    他之前命令匠人们研发出新型的冲压机,以此来作为制作金银货币的工具。

    匠人们已做好,早就等着他去验收,但前段时间一直都忙碌于棉纺。

    今日得空,刚好去看看。

    铁匠作坊的冲压机,树立在秦淮河岸,利用水流的力量推动机器运转。

    机器足足有一人多高,黑大粗丑就是冲压机的整体外形特征。

    这让朱高炽回忆起小时候见过的一些老工厂,那里的机器就是这般模样,如果加上冲鼻子的机油味,就更加完美。

    工坊主事介绍道:“殿下,这是科学院里几位工匠共同研制出的,上方的钢印可更换,下方砧台也可以更换模具。

    模具、砧台、钢印都是由最好的钢材制成,是钢厂的十四号钢。坚硬无比,不容易坏。”

    朱高炽抚摸砧台,下达命令:“开起来试试,用铜板。”

    哐当哐当,机器运作。

    不久以前制作好的铜板被送进机器,随着卡塔一声巨响,冲压机落下,铜板被压进模具里。

    等机器抬起,里面留下一百枚制作完成的铜钱。

    中国古代铜钱代表的是天圆地方,不是胡乱设计的形状。

    本来朱高炽想要保留这样的设计,但后来工匠们说中间的孔太麻烦,倒是不如直接使用实心,在上面画方为妙。

    朱高炽只得妥协,如今总算看到实物,圆圆的铜片儿,上面还带着温热,周边是锯齿,中间是个方框,上写永乐通宝四字。

    “还是不错,银板金板各给我来一套,我去呈给陛下。”

    朱高炽点头,认可这个设计,虽然速度上慢点,但比浇筑的好太多。

    工匠们又冲压出银币、金币。

    按照价值,一枚银币相当于一钱,一枚金币相当于一两。

    朱高炽将十金十银十铜装好,机器被他安排锦衣卫看管,回家取走之前试制的纸币,一同送去给朱棣。

    朱高炽把三十枚货币呈上去时,朱棣眼睛亮了,他拿起来仔细查看,发现这些货币精美异常,图案清晰,而且大小一致。

    其质量远超朝廷发行的铜钱。

    朱棣询问:“这些货币,成本怎么样?”

    朱高炽道:“成本主要是机器的磨损、人工等费用,哦,对还有运输的费用,与旧铜钱相比,与其大致相当。”

    朱棣道:“那也没什么好处。”

    朱高炽笑道:“是,单从成本看似乎没多少好处,不过问题出在这些金币银币的材料上。”

    “说说。”

    “这些材料都是合金,金银占比只有七成,剩余三成都是一些不起眼的金属。

    所以理论上说,我们起码有三成的税可收,实际可能低些。”

    朱棣忙道:“哦,那还行。还是有利可图。”

    朝廷发行钱币能把自己亏了,这事可不是笑话,而是真实存在。

    原因是铜属于极好的金属,回收成本就极高,百姓大多数还要日用。

    而朝廷发行钱币,最终的钱币价值远低于成本也就可以理解。

    朱棣又抽出纸币,与上次看到时相比,纸币更加精美,花色复杂。

    而且变色油墨、防伪技术一样不缺,朱高炽道:“等旧宝钞回收完毕,儿臣准备推行新钞。”

    “新钞成本怎么样?”

    朱高炽道:“略高,但这是必经之路。

    新钞成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树立朝廷信誉,旧宝钞将朝廷信誉毁得差不多,要想重建,还是很困难。”

    朱棣道:“你需要什么?”

    朱高炽就等着他发问,回道:“爹,纸币虽然印刷好,但怎么发出去是个问题。”

    “怎么发?发俸禄不行吗?”

    朱高炽道:“是个办法,但速度太慢。我们需要使用兑换点。”

    朱棣踟蹰,见朱高炽眼睛里精光闪烁,顿时一动,“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朱高炽笑道:“爹,那就是我说过的银行。

    天下货币,需要人管控,绝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我们需要的兑换点,其实就是银行。”

    朱棣倒是记起朱高炽曾经给他说过,只不过当时他理解得并不深,对银行
>>>点击查看《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最新章节